陵罗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罗州。治所在今广东化州市北一百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104化州: 陵罗废县,“宋白曰: 县在陵、罗二水间,因名”。贞观九年 (635) 属辩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废入石龙县。
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东省化州市西北。属罗州,后属辩州。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废。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罗州。治所在今广东化州市北一百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104化州: 陵罗废县,“宋白曰: 县在陵、罗二水间,因名”。贞观九年 (635) 属辩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废入石龙县。
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东省化州市西北。属罗州,后属辩州。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废。
一名董湖。在今湖北孝感市孝南区东。《方舆纪要》 卷77孝感县: 董家湖在 “县东五里。又东为天门陂,皆以董永名也”。
战国秦置,治所在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史记·天官书》 载:“轸为车,主风。其旁有一小星,曰长沙。”《方舆胜览》卷23:长沙“郡以长沙星得名”。辖境相当今湖南东部、南部和广西全州、广东连县、阳山等地
北宋置,为羁縻智州治。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元废。
即今吉林安图县西南赤峰下园池。清阮葵生《长白山记》:长白山“山之东有布库里山,山下有池曰布库里湖。本朝发祥于此”。有爱新觉罗氏先世神女浴于此神话。池面积4公顷,景色绮丽。湖对岸有“天女浴躬处”石碑。
①在今湖北宜昌市。《寰宇记》卷147夷陵县:尔雅台“郭璞注《尔雅》于此台”。②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乌尤山正觉寺(乌尤寺)西。《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郭璞《移水记》,“记谓世主播迁,戎羯乱华, 于是优游
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龙川县:龙台岩“有巨石如台,台下为岩,岩前有池”。
隋开皇元年(581)改中部县置,为内部郡治。治所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南十里。开皇三年(583)属敷州。大业初属敷政郡。三年(607)移治今黄陵县南四里,属上郡。唐武德二年(619)复改中部县。古县名。隋开
①亦作牵头山。在今宁夏隆德县东。崔鸿《十六国春秋·西秦录》: 乞伏祐鄰“晋太始初,率户五万,迁居高平川。鄰卒,子结权立,迁于牵屯”。即此。②即崆峒山。今宁夏南部、甘肃东南之六盘山。《十六国春秋辑补》
又作鼎胡宫。汉武帝时建,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焦岱镇。《汉书· 郊祀志》: “文成死明年,天子病鼎湖甚。” 晋灼注: “ 《黄图》 宫名,在京兆。《地理志》 湖本在京兆,后分属弘农也。” 《汉书·扬雄传》
或即耶婆提之异译。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或兼指此二岛。见 《大唐西域记》 卷10 “三摩呾吒”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