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随县

随县

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湖北随州市。西晋属义阳国,寻为随国治。南朝宋泰始五年 (469)改为随阳县,为随阳郡治。南齐复改为随县,为随郡治。西魏为随州治。隋为汉东郡治。唐复为随州治。明洪武二年 (1369) 省入随州。九年 (1376) 改随州为随县,属黄州府。十年省入应山县。1912年又改随州为县,后属湖北江汉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1979年析置随州市。1983年撤销随县,并入随州市。


古旧县名。春秋时为随国。西汉置县,治今湖北省随州市。属南阳郡。南朝宋改随阳县,寻为随县,为随阳郡治。西魏置随州。隋文帝改“”为“隋”。大业三年(607年)为汉东郡治。唐初仍为随州。南宋属襄阳府,元属德安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为县,属黄州府。十三年复为随州,属德安府。1912年复为随县。1979年析城区设随州市。1983年撤销,并入随州市。


猜你喜欢

  • 益州塘

    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宜春县 “李渠” 条下: 益州塘 “在 (府) 城西北,亦唐元和中李将顺所筑。广三十亩,形象以为塘,于州利益,故名。中有二岛曰卧龙洲。自塘穿渠绕州治,与李

  • 清苑县

    北魏太和元年 (477) 置,属高阳郡。治所在今河北保定市东北七里。《寰宇记》 卷681清苑县: “因县界清苑河为名。” 北齐废。隋开皇十八年(598) 复置,移治今保定市,属河间郡。唐属莫州。五代唐

  • 即棐林。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春秋》: 文公十三年 (前614),“郑伯会公于棐”。《公羊传》 作斐。即“棐林”。

  • 七里江

    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9象州:七里江在“州东七里。有天堂岭,江源出焉,流入象江”。

  • 施浪诏

    唐代洱海地区六诏之一。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部。开元中为南诏所败。

  • 洿池

    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清一统志·安庆府一》: 洿池 “在宿松县东南六十里,众水所汇。其中有山,居民列市,利于鱼盐”。

  • 堨田村

    即今安徽歙县西南十五里堨田。清乾隆《歙县志》 卷1 《都鄙》 有堨田村。

  • 任市铺

    即今四川开江县南任市镇。清同治《新宁县志》卷2:任市铺“治南七十里。为梁山、绥定往来通衢”。

  • 太湖山

    ①在今安徽含山县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29含山县“龙洞山”条下:“太湖山在县南七十里。旧有湖,岁久湮废。山奇峰十余,削立秀挺,状如列戟。”②又作大湖山。在今福建闽清县东。《清一统志·福州府一》:太湖

  • 玉祁镇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玉祁镇。明弘治《无锡县志》卷2:西北兴道乡八都有玉祁。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无锡县图:西北有玉祁镇。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西北部,五牧河、北塘河两岸。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