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南园
东汉雒阳苑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后汉书·百官志三》 载: “南园在雒水南。”
东汉雒阳苑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后汉书·百官志三》 载: “南园在雒水南。”
即“三嵕山”。
在今江西九江市西五里。《方舆纪要》 卷85九江府: 海天堤 “一名海船窝。元时海运造船处也。路通瑞昌,旧为湖泽,行者必资舟楫以济。正德初始募筑堤,长五六里,植杨柳千株,以防崩溃,行者便之。以春夏水涨,
在今陕西延川县西北六十里。《寰宇记》卷36延川县: 青眉山,“耆老云,后魏有吐蕃青眉家族居此”。
即唐兀。元时蒙古人对党项族及其所建西夏政权的称号。
即今浙江衢县东北三十六里莲花乡。民国《衢县志·碑碣志》: “五代时莲开花五色,异香袭人,故称莲花。”
北宋景德元年(1004)改静戎军置,治所即今河北徐水县。金天会七年(1129)升为徐州。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改静戎军置,治安肃县(今河北徐水县)。属河北西路。辖境相当今徐水县东部。其地曾置有榷场
狼汤渠分黄河水东流至浚仪县 (今河南开封市) 境一段的别称。《后汉书· 王景传》: 东汉明帝命王景 “与将作谒者王昊共修作浚仪渠”。《水经·济水注》: “渠流东注浚仪,故复谓之浚仪渠也”。(浚xùn)
即今湖北郧县东北一百八十里红峪乡。清有巡司、把总驻此。乾隆三十五年(1770)巡司移驻花龙滩镇。
亦作上雒。春秋时晋邑。即今陕西商州市。《左传》:哀公四年(前491),楚“司马起丰、析与狄戎, 以临上雒”。《战国策·秦策四》:“楚、魏战于陉山,魏许秦以上洛。”皆此。西汉置上雒县。又作上雒。西周至战
清宣统元年 (1909) 析海城、盖平二县地置,属奉天省。治所即今辽宁营口市。1913年改为营口县。清同治五年(1866年)置,治今辽宁省营口市。属奉天府。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直隶厅。19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