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雷峰塔

雷峰塔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南岸夕照山雷峰上。北宋开宝八年 (975),吴越王钱俶因黄妃得子而建,故称 “黄妃塔”。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纵火焚塔,仅存塔身。于1924年9月倒塌,出土有木刻 《宝箧印经》 经卷和 《华严经》 石刻。


又称黄妃塔、西关砖塔。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吴越国王钱弘俶妃黄氏建。塔身七级。明嘉靖年间倭寇侵犯杭州,疑塔中有伏兵,纵火烧塔,仅存赭色塔身。旧日夕阳西照,宝塔金碧与山光辉映,别具风韵。宋尹廷高有诗曰:“烟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就被法海和尚镇压此塔下。塔于1924年9月25日倒塌。在有孔的塔砖中发现雕版印刷的经卷,首题:“吴越国王钱弘俶敬造《宝箧印经》八万四千卷,永充供养。时乙丑岁记。”乙丑岁为北宋乾德三年(965年)。2001年9月在原址重建雷峰塔,2002年9月底完工。新塔保留了旧塔初建时的风貌,地上六层、地下二层共八层,比旧塔多一层。采用钢结构框架,总建筑面积6089平方米。重檐飞栋,塔顶采用贴金工艺,夕阳西照,塔影横空,金碧耀目,重现“雷峰夕照”之壮观。


猜你喜欢

  • 犁阳县

    三国吴置,属新都郡。治所在今安徽屯溪市西。西晋改为黎阳县。古县名。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分歙县置,治今安徽省黄山市西北,属新都郡。西晋改名黎阳县。

  • 五港河

    在今陕西华县西。《方舆纪要》卷54华州:五港河“在州西。《志》云:石堤峪之水,北流为五港河,合赤堤峪水,入沙涧石桥河, 以达于渭”。

  • 双崮峪

    在今山东沂水县北六十五里沂山南麓。1942年11月,八路军在此与侵华日军发生激战。

  • 高唐州

    蒙古至元七年 (1270) 置,属中书省。治所在高唐县 (今山东高唐县)。辖境相当今山东高唐、夏津、武城三县。明洪武初省县入州,属东昌府。1913年改高唐县。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置,治高唐县(今

  • 上牢水

    即今江西奉新县东北之南河。《陈书·周文育传》:陈初,周文育击欧阳頠等, 屯豫章,“孝顷有舴艋三百艘、百余在上牢, 文育遣军主焦僧度、羊柬潜军袭之,悉取而归”,即此。《方舆纪要》卷84南

  • 百家山

    在今江西德安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7九江府德安县:百家山“其山纡回旋绕,盘踞数十里。相近有大塘山”。

  • 和戎城

    唐大足元年 (701),郭元振迁凉州都督,于南境峡口置和戎城,即今甘肃古浪县治。

  • 长水镇

    即今河南洛宁县西四十一里洛水北岸长水乡。隋置长水县于此。

  • 迤山

    在今陕西富平县西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3富平县: 迤山 “孔氏谓之靡迤。昔周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遂有周畿内八百里,东至迤山,是也”。

  • 苇泽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井州。治所在今河北井陉县(微水镇)西南六十里。大业初废。义宁初复置,属井陉郡。唐初属井州,贞观元年(627)废。古县名。隋开皇中置,治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苇泽城。属恒山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