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西藏地名。《元史·百官志三·宣政院》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属附见有加麻万户。《西藏王臣史》(藏文版)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加麻为乌思地区(前藏)六个万户之一。其治所在今墨竹
在今江苏江阴市东南长寿镇南。《寰宇记》卷92江阴军江阴县: “古既阳城在县东四十里。汉时莫宠所筑,捍海贼翟马,因名莫城。”
明置,属宁番卫。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乌角关“在宁番卫城南五十里”。
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南。《三国志·魏书·文聘传》:“使聘别屯沔口,止石梵。”即此。
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高唐县南三十里南镇。东汉属清河国。三国魏复属清河郡。北魏改为零县。隋开皇六年(586)复置灵县,属贝州。大业初省入博平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五年(622)并入博平
在今四川南坪县东二十五里。《隋书·地理志》 同昌县:“有邓至山,云邓艾所至,故名焉。”《元和志》卷22同昌县:“邓至山,在县东二十五里。”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 《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崛山 “山形峭拔,多林木”。 上有唐贞元二年 (786) 建崛寺。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九十里。原名犬丘,因其东另有一犬丘,故称西犬丘。《史记·秦本记》:秦庄公伐西戎,破之,周宣王予大骆、犬丘之地,为“西垂大夫”。庄公居其故“西犬丘”。即此。后人遂称西犬丘为西垂。春秋时
一作丹阳郡。东魏天平二年(535)置,为北扬州治。治所在秣陵县(今河南沈丘县)。南朝梁太清元年(547)为殷州治。东魏武定六年(548)复为北扬州治。辖境相当今河南沈丘县及淮阳县东部地。隋开皇初废。
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北。《汉书·地理志》:会稽郡上虞县“有仇亭”。即此。西汉建。在今浙江省上虞市东北。《汉书·地理志》:会稽郡上虞县“有仇亭”,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