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源城
在今甘肃环县北。《方舆纪要》 卷57庆阳府环县: 需源城 “在县北四十里。宋置,其城北面圮于环河”。“需源” 或为 “肃远” 之讹。
在今甘肃环县北。《方舆纪要》 卷57庆阳府环县: 需源城 “在县北四十里。宋置,其城北面圮于环河”。“需源” 或为 “肃远” 之讹。
北周于新安县置,属北绛县。在今山西翼城县境。《北齐书· 斛律金传》: 天保三年(552),“东有周天柱、新安、牛头三戍,招引亡叛,屡为寇窃。七年,(斛律) 光率步骑五千袭破之”。
在今浙江青田县城西。《清一统志·处州府》:石门亭“在青田县治西。宋建。王安石记”。
亦名朝坂。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南。《汉书·地理志》 左冯翊德县: “ 《禹贡》 北条荆山在南,下有强梁原。” 《寰宇记》 卷28引 《水经注》云: “洛水东南历强梁原,俗谓之朝坂。”
1933年9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金溪、南城二县析置,驻水口村 (今江西南城县东北水口)。取二县首字为名。1933年11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闽赣省设。1933年由金溪、资溪、南城三县析置,治今江西省南城
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坝子乡北黑水村。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平武县: 黑水沟铺 “在县东八十里”。
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明置长官司于此。
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东汉省。西晋复置,南朝宋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苏省盱眙县西南,属临淮郡。东汉省,晋复置。南朝宋废。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莒县南。宣帝封城阳荒王子勋为高广侯,即此。东汉省。西汉甘露四年(前50年),宣帝封城阳荒王子勋为高广节侯置,治今山东省莒县东南。属琅邪郡。东汉省。
东汉中平元年(184)置,属八关都尉。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为洛阳南面门户。以伊阙为名。《后汉书·灵帝纪》 注:“八关谓函谷、广城、伊阙……。”即此。后废。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伊阙山上。东汉中平
①西周文王修筑,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接户县界。《诗经·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乃舍诸灵台”。即此。《三辅黄图》卷5:“周灵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