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西周封国,姞姓。即今河南沈丘县。春秋时灭于鲁。《春秋》: 僖公十七年 (前643),“夏,灭项”。杜注: “项国,今汝阴项县。”
古国名。春秋小国。在今河南省沈丘县。为鲁所灭,后属楚。《春秋》僖公十七年(前643年):“灭项。”即此。楚顷襄王徙都陈,以此为别都。秦置县。
西周封国,姞姓。即今河南沈丘县。春秋时灭于鲁。《春秋》: 僖公十七年 (前643),“夏,灭项”。杜注: “项国,今汝阴项县。”
古国名。春秋小国。在今河南省沈丘县。为鲁所灭,后属楚。《春秋》僖公十七年(前643年):“灭项。”即此。楚顷襄王徙都陈,以此为别都。秦置县。
明置,属崖州。在今海南省三亚市东,滨海。《清一统志·琼州府二》 “乐安营”条下:“又拨把总驻小桥营,分防藤桥诸汛。”
①即今陕西北部秀延河、清涧河。《元和志》卷3延州:“(北魏)宣武帝置东夏州,废帝改为延州,以界内延水为名。”即此。《明一统志》卷36延安府:“延水在府城东门外,源出安塞县西北芦关岭,东南流入肤施县境,
①即今广东阳山县西北四十五里湟水上游小江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阳山县图:县西北有小江墟。②即今广西浦北县治小江镇。旧属合浦县,清同治《广东图说》卷61:合浦县东北有小江墟。1952年设浦北县治此。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西北八里乡。清雍正九年(1731)于此置八里坌巡司。同治《淡水厅志》卷2:八里坌山“山凡八面,故名”。八里坌因山为名。即今台湾省台北县八里乡。本台湾土著番社。台湾北部开拓之初,此地为一
唐宝应元年 (762) 置,为党项部落州,属秦州都督府。在今甘肃泾川及陕西陇县一带。唐末废。
明洪武初置盐场,在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昌城镇南。后裁。
在今江西丰城市西北。清同治 《南昌府志》 卷4丰城山川: 南神岭 “在县西四十里。原名清潭岭,自荷山分脉,至此耸峙。岭有祠曰南神,因名。乡人迎赛与雷神同”。
即阳水。今山东青州市南阳河。《宋书·索虏传》:虏围青州,刺史竺夔“于杨水口两岸设伏”。《水经·淄水注》 杨守敬《疏》谓即阳水。
①西晋泰始三年 (267) 分扶风郡置,属雍州。治所在槐里县 (今陕西兴平市东南十里)。辖境相当今陕西咸阳市、户县以西,宝鸡、兴平二市以南,秦岭以北地。北魏太平真君中废。②东晋侨置,属雍州。寄治襄阳
即今山东高密市东北二十里夏庄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高密县东北有夏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