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鸾镇
北宋置,属阳安县。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南五十里飞龙乡。
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东南部,北濒三都澳。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飞鸾,人口 1090。1958年设飞鸾乡,后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8年置镇。以附近飞鸾岭得名。农、渔业较盛,盛产茶叶、茉莉花、席草等。海水养殖有蚶、蛎、蛤、等。工业有建材、瓷器等。福分—福鼎公路经此,为飞礁公路起点。古迹有宋窑址。
北宋置,属阳安县。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南五十里飞龙乡。
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东南部,北濒三都澳。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飞鸾,人口 1090。1958年设飞鸾乡,后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8年置镇。以附近飞鸾岭得名。农、渔业较盛,盛产茶叶、茉莉花、席草等。海水养殖有蚶、蛎、蛤、等。工业有建材、瓷器等。福分—福鼎公路经此,为飞礁公路起点。古迹有宋窑址。
在今湖南湘乡市北。《资治通鉴》: 五代汉乾祐三年 (950),楚 “马希萼又遣群蛮攻迪田。八月,戊戌,破之,杀其镇将张延嗣”。在今湖南省湘乡市北。《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年)七月,楚“马希
又作拉绥宗、拉索勒宗、塔克博拉索勒宗。即拉巴随。治所在今西藏加查县西南拉绥。“拉岁”,藏语意为敬神。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管城县(今河南郑州市)。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四年(621) 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新郑二市和中牟、原阳等县地。贞观元年 (627) 废。②唐武德四
南朝梁天监六年 (507) 置,为霍州治。治所在岳安县 (今安徽霍山县)。隋开皇初废。南朝梁置,治岳安县(今安徽霍山县)。辖境约当今安徽省霍山县。属霍州。隋开皇初废。
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4景宁县:大汇滩“在县东北……巨石错立,形如犬牙,水行峡中,声震如雷。其下流亦注于青田之大溪”。
在今山西天镇县北六十里平远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平远堡“嘉靖二十五年筑,隆庆六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嘉靖中,寇由此入犯宣镇紫沟诸处”。
隋末改杨县置,属平阳郡。治所即今山西洪洞县。唐属晋州。《元和志》 卷12洪洞县: “因县北故洪洞镇为名。” 北宋属平阳府。元属晋宁路。明属平阳府。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南部
明成化二十年 (1484) 析木邦地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缅甸北部蒙米特。万历十三年 (1585) 升宣抚司。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析木邦宣慰司地置,治今缅甸掸邦西北蒙米特(Mongmit,亦
汉西域国名。都城在扜泥城 (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楼兰古城)。西汉元凤四年 (前77) 改名鄯善国。古西域国名。汉初,王治扞泥城,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东北;一说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元
元置,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三十里大胜关。《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江宁县:大胜关“其地大城港镇,有大城港,合板桥、新林等浦之水入江。为江流险阨处,旁有垅阜,亦曰大城冈,宋置巡检寨。绍兴二年复置烽火台,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