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霏堂
在今四川大足县城内。《舆地纪胜》 卷161昌州: 香霏堂 “在郡圃。取坡仙之诗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之句名堂”。《静南志》 载渊才曰: “海棠患无香,惟昌南者有香,故昌号海棠香园。……土人云: 地宜此花易植易蕃,郡治香霏堂一老树, 重趺叠萼, 每花或二十余叶, 花气郁, 余不能及也。”
在今四川大足县城内。《舆地纪胜》 卷161昌州: 香霏堂 “在郡圃。取坡仙之诗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之句名堂”。《静南志》 载渊才曰: “海棠患无香,惟昌南者有香,故昌号海棠香园。……土人云: 地宜此花易植易蕃,郡治香霏堂一老树, 重趺叠萼, 每花或二十余叶, 花气郁, 余不能及也。”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 置姚安守御千户所,属楚雄卫。治所即今云南姚安县。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废。
汉魏时期徐水的俗称。即今河北满城县北漕河。《后汉书·光武帝纪》: 建武元年 (25),光武北击尤来、大抢、五幡于元氏,“又战于顺水北,乘胜轻进,反为所败”。即此。古水名。汉魏时徐水别名。即今河北省满城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十八里。《寰宇记》卷94乌程县:西余山“在乌程县东一十八里。《舆地志》云:汉文帝封东海王摇之子期视为顾余侯,至孙,坐酎金失国,即此地也”。
指泗水之滨。《左传》: 哀公八年 (前487),吴师克东阳而进,“遂次于泗上”。《史记· 孔子世家》: “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 又 《战国策·楚一》: 张仪说楚王曰: “大王悉起兵以攻宋
在今新疆墨玉县东北和田河西岸。《清一统志·和阗》:玛尔占鄂勒氐“在塔喀克北六十五里,和阗城东北四百二十里”。
在今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行政委员会境。《方舆纪要》卷64罕东卫:阿真川“在卫西南。明初,蓝玉讨叛部哈昝等,深入至阿真川是也”。
即浯水。在今山东安丘市南。《水经·潍水注》: “ (浯) 水出浯山,世亦谓之巨平山也。《地理志》 曰: 灵门县有高䂞山、 壶山, 浯水所出, 东北入潍。今是山西接浯山,许慎 《说文》 言
在今四川南溪县西三十里长江中。《舆地纪胜》卷163叙州:石笋滩“在南溪县西三十里。江涨险甚,穷冬水落,岸有石长数丈如笋,因名”。《明史·地理志》南溪县:“东滨大江,中有石笋滩,在县西。”
①西汉置,属上郡。方位缺考,当在今陕西省北部。东汉废。②唐置,属羁縻归化州。治所在今广西柳城县东南融江东岸洛文村。北宋庆历四年 (1044) 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西北古州东北洛文
即善道。春秋吴邑。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公羊传》 作 “善稻”。即“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