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渚市
即今浙江余姚市西马渚镇。清乾隆《绍兴府志》卷7《市》引《万历志》:马渚市“在县西南二十里”。
即今浙江余姚市西马渚镇。清乾隆《绍兴府志》卷7《市》引《万历志》:马渚市“在县西南二十里”。
在今湖南保靖县南。《清一统志· 永顺府》: 衙住洞 “在保靖县南。出纹石”。
在今浙江奉化市东象山港沿岸。《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石盆渡在“县东七十里。滨海诸支港所经,路达象山县”。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改轪侯国置,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三国魏属弋阳郡。西晋永嘉乱后,侨置于今湖北浠水县西南长江边,属西阳国。东晋属西阳郡。南朝宋孝建元年(454)改为孝宁县。古县名。(
清康熙四十七年 (1708) 改乾州置,属辰州府。治所即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乾州。嘉庆元年(1796) 升为直隶厅,属湖南省。1913年废。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置,治今湖南省吉首市西南乾州。属辰州
①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北流县(今广西北流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流、容县二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容州。②渤海国置,治所在今黑龙江宁安市南哈尔巴岭附近。辖境相当今黑龙江宁安、吉林汪
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外的东面和北面,是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和殊像寺等寺庙的总称。溥仁寺、溥善寺是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各蒙古王公齐集热河行宫,为庆祝
北魏置 (一说西魏置),属北益州。治所在秦兴县 (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北白龙江西岸。一说即今青川县)。辖境相当今四川青川县东部地。隋开皇三年 (583) 废。西魏置,治秦兴县(今四川青川县白水镇北、
西藏古代族部名。《敦煌吐蕃文书》 载: 悉补野部落始祖聂墀赞普为 “蕃地区六牦牛部首领”。《后汉书·西羌传》 载: “发羌、唐牦等绝远,未尝往来。” 唐牦当为六牦牛部之一,故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雅隆河谷
①又作彭佳山、平嘉山、平佳山。即今台湾省东北所属彭佳屿。陈侃 《使琉球录》: 太武放洋,“用甲卯取彭家山”。②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面之邦加岛。《郑和航海图》 有彭家山。即“平佳山”。
在今河南巩义市北。《后汉书·光武纪》:建武元年(25)七月,“遣耿弇率强弩将军陈俊军五社津,备荥阳以东”。《水经·河水》:“又东过巩县北。”郦道元注:“河水于此有五社渡, 为五社津。”在今河南省巩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