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侯国
①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在今江苏泗洪县东南。东汉废。
②东汉章帝改橐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一百四里两城乡。因高平山为名。西汉地节三年 (前67) 封丞相魏相为高平侯,即此。三国魏改为高平县。
西汉置,治今江苏省泗洪县东南城头。东汉废。
①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在今江苏泗洪县东南。东汉废。
②东汉章帝改橐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一百四里两城乡。因高平山为名。西汉地节三年 (前67) 封丞相魏相为高平侯,即此。三国魏改为高平县。
西汉置,治今江苏省泗洪县东南城头。东汉废。
南宋绍兴间建,在今四川三台县南九十里景福镇。
又作瑗。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左传》: 哀公十年 (前485),晋赵鞅攻齐国,“取犁及辕”。即此。杜注: “辕即瑗。”古邑名。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禹城市西南。《左传》哀公十年(前485年)
又作蒲县、蒲县、蒲停县。西魏置,属怀仁郡。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南十五里。隋大业三年(607) 废入仁寿县。古县名。西魏置,治今四川省仁寿县南。属怀仁郡。隋大业初废。
在今四川涪陵市南。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1:八挂岩在“州南百里。岩壁有天然八卦。又名宋师岩。明司谏刘习易于此。被刑之日,岩崩见图”。
在今福建福安市东。《方舆纪要》卷96福安县:下邳驿“在县东十里”。
即今江西进贤县东北四十六里南台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进贤县东北有南台集。
南朝宋置,属郁林郡。治所当在今广西桂平、武宣、象州、来宾等县境。南齐以后废。
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境。《清一统志·鄂尔多斯》:大昆兑河“在左翼前旗东北七十里。源出平地,东南流入黄河”。
1927年由连县、连山、阳山三县析置,驻连州(今广东连州市)。1934年改置安化管理局。
在今山西灵丘县西。《水经·滱水注》:滱水“出(灵丘)县西北高氏山,……其水东南流,山上有石铭,题言‘冀州北界’,故世谓之石铭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