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集
即今山东文登市东南高村镇。清光绪《文登县志》 卷3 《坊市》: “东南四十里曰高村集。”
即今山东文登市东南高村镇。清光绪《文登县志》 卷3 《坊市》: “东南四十里曰高村集。”
在今四川重庆市旧城内。《舆地纪胜》 卷175重庆府: 新井 “在巴县南五十步,东西一十五步。《地理志》 云: ‘周武王克商,封同姓为巴子,遂都于此。地因险固以置城邑,并在高冈之上’。唐天授年中,刺史许
即林阳国。《水经·河水注》 引竺枝 《扶南记》 曰: “林杨国去金陈国步道二千里。”
一作苇驮坪。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189金州: “绍兴十六年和好成。割上津县鹘岭关外卓驮平为界。” 民国臧励龢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讹为草驮坪。
即今河北威县东北寺庄乡。明嘉靖《威县志》卷2:寺庄集“在县东北七十里”。
即今江西吉水县南大洲上。《清一统志·吉安府一》:大洲“在吉水县南二十里。元至正中,设兵屯守,居民辏集,后废”。
即样备江。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南与凤庆县交界之漾濞江。《方舆纪要》 卷118顺宁府: 黑惠江 “即样备江也。亦曰漾濞江,又名黑惠江。在府东北百十里。自蒙化府流入境,东南混流百里,至泮山下,合于澜
北周建德六年 (577) 置,为芳州治。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隋属同昌郡。唐初省入常芬县。
又作朗营、囊。即今西藏朗县。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朗宗。“朗”,藏语意为想象。传说这里是朗巴夏仲想象出来的地方。1960年与金东谿、古如朗木杰谿合并设朗县。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朗县朗村。19
亦名孝水、下堡河。在今山西孝义市南。源于狐岐山,东南流入汾水。《水经·文水注》: 胜水“西出狐岐之山,东径六壁城南,……又东合阳泉水,……又东径中阳故城南,又东合文水。文水又东南,入于汾水也”。
北宋宣和初置,属建阳县。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北麻沙镇。元废。当地盛产竹、楠、樟、梨、楮、松等,皆为雕版与造纸的优质原料。南宋书籍刻印业最为发达。祝穆 《方舆胜览》 云: “麻沙、崇化两坊产书,号为图书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