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平县

黄平县

1913年改黄平州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


在贵州省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 1669 平方千米。人口33.6万。辖5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新州镇。因田地平衍,土质为黄色,故名。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筑黄平城,治今县西北旧州,隶镇远府。元置黄平府,属播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黄平安抚司(治旧州);二十二年置兴隆卫,治今新州,隶贵州都司。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改黄平安抚司为黄平州,隶平越军民府。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裁兴隆卫,迁黄平州治于兴隆卫城。1913年废州,改置黄平县,改旧州巡检司设分县,隶属黔东道(1914年改名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36年撤旧州分县。1949年属镇远专区,1956年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东部、��阳河上游。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稻、玉米、小麦、烟草、油菜籽,黄平烤烟以优质著名,并产茶叶、香菇、银耳。工业有丝织、卷烟、农机、农药、采矿等。湘黔铁路经县境东南部。贵鲇、湄黄公路在县城交会,乡镇均通汽车。名胜古迹有飞云崖、重安江铁索桥、岩门司城垣等。


猜你喜欢

  • 滥泉

    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南。《水经·江水注》:“(青) 山之东有滥泉,即青溪之源也。口径数丈,其深不测,其泉甚灵洁,至于炎阳有亢,阴雨无时,以秽物投之,辄能暴雨。”

  • 全义县

    唐大历三年(768)改临源县置,属桂州。治所即今广西兴安县。《寰宇记》卷162兴安县:“土将万重光诱临桂等九县构逆,唯临源县独守臣节,改为全义县。”五代晋开运三年(946)改为德昌县。南汉复为全义县。

  • 武威县

    ①西汉元狩二年 (前121) 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收成乡。西晋省入姑臧县。②唐总章元年 (668) 改神鸟县置,与姑臧县同为凉州治。治所即今甘肃武威市。神龙元年 (705)复为神鸟县,

  • 湟中

    指今青海湟水两岸之地。汉时为羌、汉、月氏胡等族杂居处。《汉书·赵充国传》: 充国将四万骑屯缘边九郡。时羌降者万余人,充国上书武帝,“金城、湟中谷斛八钱,吾谓耿 (司农) 中丞,籴二百万斛谷,羌人不敢动

  • 隆昌县

    明隆庆元年 (1567) 置,属叙州府。治所即今四川隆昌县。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52:“隆昌县古昌州地,隆庆改元置,理隆桥驿,二义兼取矣。” 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在四川省南

  • 龙桑寺镇

    民国置,即今山东商河县东北龙桑寺镇。民国《商河县志》卷2:龙桑寺“在城东三十里”。镇因寺名。在山东省商河县东北部。面积32.8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桑寺,人口 1000。传新莽末刘秀兵

  • 牛角坡

    又名牛坡山。在今湖南黔阳县西。《方舆纪要》卷81黔阳县“卧龙岩”条下:“牛角坡在县(治今黔城镇)西十里。坡连环如牛角。路通沅州。”

  • 胡密国

    即护密国。唐西域国名。都城在摸达城(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瓦罕)。西域古国名。又作护密国、镬密国、护密多国。国都塞迦审城(今阿富汗东北喷赤河西岸伊什卡什姆)。唐神龙元年(705年)于此置鸟飞州都督府。

  • 西平林县

    南朝宋改平林县置,属随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古城乡(古城畈);一说今随州市东北八十八里。南齐复改平林县。古县名。南朝宋改平林县置,治今湖北省随州市东北。属随阳郡。南朝齐复名平林县。

  • 高阳池

    即习郁池。在今湖北襄樊市南。《晋书·山简传》: “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在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