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黑龙潭

黑龙潭

①在今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杨家充南侧寿安山北麓。明 《帝京景物略》 卷5: 黑龙潭,“土人传黑龙潜中”,故名。为明、清皇家祀雨之地。明成化八年 (1472) 于此建龙王庙,清乾隆三年 (1738)封龙神为昭灵沛泽龙王之神。庙内碑石林立。

②在今河南卫辉市西。《宋史· 岳飞传》: 南宋建炎二年 (1128),“战胙城,又战黑龙潭,皆大捷”,大败金人。《方舆纪要》 卷49汲县: 黑龙潭 “在府城西。旧时黄河决堤,潴而为潭处也。上有黑龙神庙”。

③在今云南昆明市北二十八里龙泉山麓。相传汉代建有黑水祠,明洪武间改建为龙泉观。今辟为龙泉公园。黑龙潭潭水深黑,产鱼甚多。

④在今云南楚雄市东南云龙镇东。《方舆纪要》卷116南安州: 黑龙潭 “在州 (治今云龙镇) 东七里。水深莫测”。


(1)景点名。(1)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西路。瀑布自山崖泻下,如白练悬空,山鸣谷应。崖下一潭深数丈,名黑龙潭。潭上有长寿桥,长23米,横跨西溪,状若长虹。桥下悬崖百丈,急湍奔流。近处有“西溪石亭”,亭门石刻一联云:“龙跃九霄云腾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扬波。”游人多在此观瀑。1944年于潭南截流筑坝建龙潭水库,蓄水30多万立方米。(2)在河南省卫辉市西。黄河决溢,潴而为潭。《宋史·岳飞传》:建炎二年(1128年)岳飞战金兵于胙城,又战于黑龙潭,皆大捷。即此。(3)在云南省昆明市北郊15千米的龙泉山麓黑龙潭公园内。据考为汉代益州郡的黑水祠,唐宋时建道观,元代为龙泉观。因山下有一潭,水自底冒出,源源不竭,色深黑,传为黑龙潜藏其中,故名。现有上下二观,下观为黑龙宫,面潭西而立,创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北沿石阶而上,为龙泉观,即上观,层楼叠阁,殿宇三重。观内遍种奇花异草,著名的有唐梅、宋柏和明山茶花,被称为“黑水祠中三异木”。碑亭内收藏着历代碑碣、石刻。潭水梅花,山岚烟雾,引人入胜。园内东山嘴山坡上,有王德三等三烈士墓。(4)在云南省丽江市象山脚下。潭面宽阔,碧水澄澈,玉龙雪峰倒映其间。堤上绿树蓊郁,景色极为秀丽。清乾隆二年(1737年),纳西族人民在此建龙神祠,乾隆题“玉泉龙神”,故又名“玉泉”。潭中建得月楼。楼前有郭沫若书题楹联:“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极尽玉泉之妙。潭北的五凤楼,精巧美观,1979年从芝山迁此。(2)集镇名。在云南省勐海县东部。格朗和哈尼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270。因地处黑龙潭畔得名。产水稻、旱稻、茶叶等。有公路西北接昆洛公路。

丽江黑龙潭


猜你喜欢

  • 都康州

    北宋置,属邕州横山寨。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都康乡东四里。南宋末迁今都康乡。元属田州路。明洪武间废。建文元年 (1399) 复置,直隶广西布政司。清康熙三年 (1664) 属思恩府,雍正七年(1729

  • 东安阳县

    西汉置,属代郡。治所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南。西晋废。北魏复置,改为安阳县。

  • 金明门

    三国魏邺都之西门。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五十里邺城遗址。《水经·浊漳水注》: 邺城 “有七门……西曰金明门,一曰白门”。《资治通鉴》: 东晋永和三年 (347),后赵石虎 “命太子宣出祈福于山川,因行游猎

  • 甘丹颇章

    在今西藏拉萨市西北十里哲蚌寺内。旧称兜率宫,意为天神宫殿。明嘉靖九年(1530)达赖二世根敦嘉措主持修建。后成为达赖三世索南嘉措、达赖四世云丹嘉措、达赖五世阿旺·罗桑嘉措坐床驻锡之地。崇祯十五年(16

  • 湖陵县

    ①秦置,属薛郡。治所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西汉属山阳郡。王莽时改为湖陆县,东汉初复名湖陵县。《后汉书·刘永传》: 建武三年 (27),盖延破刘永将佼彊、周建等,“彊、建从永走保湖陵”。东汉章帝改为湖陆县

  • 红咀堡

    明置,属金州卫。即今辽宁普兰店市东北红水铺。明《全辽志》卷2:红咀堡“原废,嘉靖三十三年新复”。民国《奉天通志》卷83金县:清水河“又东南径红咀城子村西,村为明红咀堡故址”。

  • 塔勒塔得

    在今新疆和田县南铁龙滩一带。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9: 塔勒塔得 “柴草俱缺”。

  • 萧婆镇

    清置,属湘阴县。在今湖南湘阴县北五十里。北濒洞庭湖。

  • 三纽岭

    在今广西容县南。《方舆纪要》卷108容县:三纽岭“在县南百里。崚峋峭险”。

  • 云西堡

    在今山西左云县东北二十五里云西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云西堡“嘉靖三十七年设,万历二十四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堡西连左卫,东接高山。敌寇必经之地,虽近腹里,亦要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