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南县

龙南县

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置,属虔州。治所即今江西龙南县。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名虔南县。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复名龙南县,属赣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并入信丰县,至大三年(1310)复置, 属宁都州。明洪武初, 属赣州府。民国初属江西赣南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


在江西省南部、桃江河畔,南邻广东省。属赣州市。面积 1641 平方千米。人口29.8万。辖9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龙南镇。唐属信丰县。五代吴武义中设龙南场,南唐保大十年(952年)置龙南县,治今址,属虔州。因在百丈龙滩之南得名;一说在龙头山之南而得名。《宋史·地理志》赣州龙南县:“取百丈龙滩之南为义。”清同治《赣州府志》:“北有龙头山,县治在其南,故名。”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称虔南县。南宋属赣州,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复名龙南县。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并入信丰县,至大三年(1310年)复置,隶宁都州。明、清隶赣州府。1912年属江西省。1914年属赣南道。1927年属江西省。1949年属赣州专区,1954年属赣南行政区,1964年属赣州专区,1970年属赣州地区,1998年属赣州市。地处九连山北麓,桃江从西入境斜贯北部,纳太平江、渥江、濂江等河流入贡水。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大豆、花生、红薯、甘蔗、大蒜等。山地富森林,森林覆盖率达59%,设有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盛产香菇、木耳、油茶、板栗、茶叶、柑橘,所产杉木因质优被称为“龙木”。有钨、稀土、大理石、石灰石、煤等矿。工业有采矿、冶金、电力、水泥、机械、食品、缫丝、纺织、食品、竹木加工等。境内杨村镇的香菇市场为全国最大的香菇市场之一。京九铁路经县境东北部,有105国道,龙小、大老、定汶等公路。名胜古迹有玉石岩、武当山。


猜你喜欢

  • 涌山

    亦名涌泉山、通泉山。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三十里。《元和志》 卷33通泉县: “宋于此置西宕渠郡,后魏恭帝移于涌山,改名涌泉郡。”

  • 平都城

    战国赵简子所立。在今山西和顺县西。《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宝元年(550),高洋欲受东魏禅,“洋拥兵而东,至平都城”,即此。隋开皇十六年(596)于此置平城县。即今山西省和顺县西仪城。东魏武定八年(55

  • 梁褒城

    北周筑,在今湖北汉川县南五里。《方舆纪要》 卷76汉川县 “和公城” 条下: “县南五里有梁褒城,后周宣政中所筑也,土人梁褒主之,因名。”

  • 顺州

    ①西魏改冀州置,治所在厉城县 (今湖北随州市北一百里)。隋大业初废。②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安顺县 (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一带。贞观元年 (627) 废。③唐贞

  • 馆仙洞

    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清一统志·严州府》: 赤洲岭 “在桐庐县西北四十五里。其岭萦回曲折,凡三里余。有赤洲洞,自洞门梯级而下三丈余,有石壁,自壁八十余步,洞屋高敞,萦回曲折而入,莫知所穷。唐贞元中,侍

  • 石山街

    即今安徽夥县东南石山。清道光《夥县志》图:城东南有石山。

  • 龙门岭

    ①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北十里。《清一统志·宁国府一》:龙门岭“在太平县西北十五里。上下十余里,势甚高峻”。②在今浙江武义县南。《方舆纪要》卷93武义县“稽句岭”条引《闻见录》:“县南四十里曰龙门岭,有

  • 施秉前江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九十里胜秉村。明洪武五年(1374) 改置施秉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施秉县东南胜秉。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施秉蛮夷长官司,属思南宣慰司

  • 青石祠

    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北。《旧唐书·地理志》 遂州青石县: “隋改始兴县为青石,以县界有青石祠也。”

  • 荡阴里

    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南。《水经·淄水注》: 淄水 “又东径临淄县故城南。……又东北径荡阴里西”。诸葛亮 《梁父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即此。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临淄东。诸葛亮《梁父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