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市镇

龙市镇

①亦作隆市镇。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龙市镇。明万历《合州志》卷8:隆市镇“在隆市里”。清光绪《合州志》卷4:隆市镇“距城九十里”。

②即今四川隆昌县西龙市镇。清乾隆《隆昌县志》卷4:龙市镇场在“县西三十五里”。


(1)在江西省井冈山市西部、龙江中游。面积20.3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市,人口1万。南宋建炎年间建村,因龙江得名,称龙头。后传说:龙首伏于村北岩石上,又称为砻头。元代渐成集市,称砻头市,简作砻市。1934年宁冈县治迁此后,演称龙市。1950年属砻市镇和庄前乡,1958年设龙市公社,1984年改设镇。2000年划为井冈山市建制。产稻、油茶等。有农机、汽车修理、陶瓷、木竹加工、食品、花炮等厂。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在此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现有毛泽东、朱德、陈毅旧居,会师纪念馆、会师纪念碑等。319国道在此与宁炎公路相交。(2)在重庆合川市东北部、渠江右岸。面积77.3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市场,人口 3410。场内有三口水井(俗称龙泉),清水常溢,顺水相连,宛若游龙,形成市场,故名。明洪武为隆市里的隆市镇。清乾隆末归明月里;光绪改为龙市镇,为龙涞镇辖镇;宣统为龙涞镇治所,属西里。1938年分龙市镇增置佛门乡;次年佛门乡、龙市镇组建佛龙镇。1941年裁佛龙镇,复原建制,龙市镇改称乡。1949年底区设此,1952年析乡街道增置龙市镇。1958年镇、乡组建龙市公社,1983年复为乡。1992年龙市、佛门、孙家三乡建立龙市镇,次年佛门乡划出。2001年佛门乡又并入。产稻、小麦、玉米和花生、柑橘,为全市水稻、水鸭产区和蚕桑基地之一,毛烟著称。有造纸、酿造、粮油等厂。合肖干线经此,北接龙孙、龙佛、孙丁公路,南连龙涞支线,渠江通轮船。有东汉单室崖墓群、明代巴岩寺摩崖造像等。(3)在四川省隆昌县西部。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市,人口 2900。明代中叶建场,镇以驻地名,因周围山峦似五龙聚会,故名。1949年为东岳乡,1958年改龙市公社,1983年置龙市镇。1992年廖家、福庆二乡并入。主产油菜籽、花生、蚕茧、生猪等。矿产有煤、水泥矿石等。有酿酒、兽药、采煤、纸箱等业。为农贸集市。有公路通金鹅镇。为辛亥革命先驱黄复生诞生地。


猜你喜欢

  • 马卬洲

    一作马昂洲。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大江中。《寰宇记》卷90上元县:马昂洲“在县西北三十三里。周十五里。《南徐州记》云:临沂西入江北三里有马昂洲。晋帝渡江牧马于其所,故名之”。《梁书·侯景传》:太清三年(5

  • 娑婆岭隘

    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北五十里娑婆乡。明置娑婆岭巡司。

  • 天护陀罗尼经幢

    在今河北石家庄市西井陉矿区天护村。唐开元十五年(727)建。高4.7米。分基座、幢身和顶三部分。基座作须弥式,上有仰莲台。幢身八角形,南面镌刻“为国敬造佛顶尊胜陀罗尼幢”,余刻经文。幢身之上施宝盖、须

  • 武熙县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武安县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东南。南朝宋属桂林郡。南齐为桂林郡治。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古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武安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 谷水

    ①一作縠水。即今浙江钱塘江及其上游兰江、信安江和江山港。②即今浙江钱塘江支流衢江,秦汉称谷水。《汉书·地理志》 会稽郡大末县:“谷水东北至钱唐入江。”③古获水下游经今安徽砀山县北,有谷水上承砀陂东北流

  • 瓦都寨

    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北永宁东北。《方舆纪要》卷117永宁府:瓦都寨在“府(治今永宁乡)东北六十五里,与四川盐井卫接界。旧为番部戍守处,旁有温泉”。

  • 莲塘河

    即今广东恩平、阳东二市县境之那龙河。《方舆纪要》 卷101阳江县: 莲塘河在 “县东六十里。源出恩平界白马山。一名琨水,曲折流,经县东北百里那龙村,曰那龙河,过莲塘驿曰莲塘河,又经县北六十里合门山,山

  • 榆科镇

    即今河北深州市东南榆科乡。清 《畿辅舆地全图》 深州: 榆科镇在 “州东二十五里”。在河北省深州市中部。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榆科,人口1470。汉代建村,古时此处地势低洼,且多

  • 东俄洛

    在今四川康定县西一百九十里东俄洛。为川藏路之孔道。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阿娘坝至瓦切尖,东俄洛宿。计程五十五里。”《清史稿·四川土司传》:“乾隆十年,四川提督李质粹等率兵五千,取道东俄落,至里塘进

  • 西陵湖

    在今浙江萧山市西。《水经·渐江水注》:“浙江又东径柤塘,谓之柤渎……有西陵湖,亦谓之西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