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平山
在今河北赵县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4赵州:“龙平山在州东北宋子城之西。相传山木高耸,一日风雨骤至, 龙过而夷其半, 因名。”
在今河北赵县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4赵州:“龙平山在州东北宋子城之西。相传山木高耸,一日风雨骤至, 龙过而夷其半, 因名。”
①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陕西府谷县西北之清水川,为黄河小支流。《清 一统志·榆林府一》: 清水川 “在府谷县北五十里。自西北沙漠界流入,径清水堡,过欢喜梁,折而东流,又东南注于河。边方士骑,赖以汲饮
北宋置,属蓬溪县。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北三十里槐花铺。《清一统志·潼川府二》 “利国镇”条下:“怀化镇在(蓬溪)县西北二十五里。有堡。”
①又名小昆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松江镇) 西北二十三里。《舆地纪胜》 卷3嘉兴府:昆山 “在华亭县西二十三里。《吴地记》 云: 昆山,陆氏之祖葬此。因生机、云,皆负辞学,时人以玉出昆岗,因而名焉”。南
①北宋徽宗赵佶陵墓,南宋初葬于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后更名永祐陵。②在今山西大同市北方山上。《魏书·高祖纪》:北魏太和十四年(490),“葬文明太皇太后于永固陵”。
亦作芜菁平。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元史·地理志》:“定远,本宋地名女菁平。元至元四年,便宜都总帅部兵创为武胜军,后为定远州。”
西晋置,属渤海郡。治所在今河北吴桥县(桑园镇)北十五里南运河东岸安陵村。北魏改名安陵县。古县名。西晋置,治今河北省吴桥县东北。北魏改名安陵县。
在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方舆纪要》卷63庄浪卫:扒沙城“在卫西北一百里。又西北去凉州二百五十里。正统中,以其地为控御之要,议建城调靖边中所于此”。
①东汉改观县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西晋属顿丘郡。北魏改为卫国县。②隋大业三年(607)改朝歌县置,为汲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浚县西南四十七里卫贤乡。唐属卫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废。元祐
北宋置,属金堂县。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
在今四川双流县南八里,南接宜城山。《方舆纪要》卷67双流县:应天山“唐僖宗幸蜀时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