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泉县

龙泉县

①西魏置,属南乡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北周废。

②唐武德四年(621)侨置,属云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前、后九龙泉附近。八年并入临真县。

③唐乾元二年(759)析遂昌、松阳二县置,属括州(后改处州)。治所即今浙江龙泉市。《旧唐书·地理志》:龙泉县“以龙泉为名”。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名剑川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复名龙泉县。元属处州路。明、清属处州府。民国初属浙江瓯海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90年改设龙泉市。

④唐天宝元年(742)改上县置,为上郡治。治所即今陕西绥德县。乾元元年(758)为绥州治。北宋初入西夏,废。

⑤五代南唐升龙泉场置,属吉州。治所在今江西遂川县南二十里(旧名什善镇)。北宋明道三年(1034)徙治今遂川县,宣和三年(1121)改名泉江县。南宋绍兴初复为龙泉县。元属吉安路。明属吉安府。1914年改为遂川县。

⑥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龙泉坪长官司置,属石阡府。治所即今贵州凤冈县。1913年改为凤泉县。


(1)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上县置,治今陕西省绥德县。为绥州治。唐末、五代废。(2)古旧县名。(1)唐乾元二年(759年)由遂昌、松阳两县析置,治今浙江省龙泉市龙渊镇。属处州。元属处州路,明、清属处州府。1990年撤销,改设龙泉市。(2)五代周显德七年(960年)升龙泉场置,治今江西省遂川县。属吉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为泉江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复旧名。元属吉安路。明、清属吉安府。1914年因与浙江、贵州两省龙泉县重名,改名遂川县。以境内有遂水而得名。(3)元置龙泉坪长官司;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改为龙泉县,治今贵州省凤冈县。明、清属石阡府。1914年因与浙江、江西两省龙泉县重名,改名凤泉县。


猜你喜欢

  • 大居江

    即今大盈江与槟榔江合流前一段。在云南西部,为伊洛瓦底江支流。元代称大居江。《元混一方舆胜览》:大居江“出腾冲北山下,由南甸经干崖,合槟榔江入江头城,名大盈江”。明、清作大车江。

  • 南薇滩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奥援暗沙西南约22海里。为一环形暗滩,滩内有蓬勃堡礁、金盾暗沙、奥南暗沙。1935年公布名称为来福门滩。1947年改名南薇滩。

  • 良马寨

    在今山西安泽县东北四十里良马村。《资治通鉴》:唐会昌四年(844),“石雄拔良马等三寨一堡”。即此。在今山西省安泽县东北。唐会昌四年(844年),河中节度使石雄讨刘稹,拔良马等三寨一堡,即此。

  • 圣山

    ①在今江西信丰县东南。《清一统志·赣州府一》:圣山“在信丰县东南一百里。高插云表”。②在今广西融安县西。《方舆纪要》卷109融县:圣山“在县北四十里长安镇。高七八里。上有圣祠,因名”。《清一统志·柳州

  • 南晋州

    ①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宣化县(在今广西南宁市南郁江南岸亭子街)。贞观六年(632) 改为邕州。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黄梅县 (今湖北黄梅县西北)。八年 (625) 废。(1

  • 乐光县

    唐贞观中置,属芝州。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南隆光村。北宋废。古县名。唐贞观中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南龙光。属芝州。北宋废。

  • 思邛县

    唐开元四年 (716) 置,属思州。治所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五代时废。古县名。唐开元四年(716年)置,治今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属思州。五代时废。

  • 榆木山

    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清一统志· 肃州》: 榆木山 “在高台县南四十里。上产榆树,故名。东起梨园,西尽暖泉,延长百余里”。

  • 沃水

    即今内蒙古凉城县南弓坝河。《水经·河水注》:“中陵水又北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谓之沃水……沃水又东北流注盐池。”

  • 金汤设治局

    1932年于上鱼通地方置,属四川省。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东北金汤乡。1939年划归西康省。1951年并入康定县。1932年由宝兴县析置,治金汤坝(今四川康定县东北金汤)。原属四川省,1938年划归西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