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里县

龙里县

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龙里卫置,属贵阳府。治所即今贵州龙里县。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清林则徐《滇轺纪程》称:龙里县“以城南龙驾山得名”。


在贵州省南部。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1521 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6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龙山镇。元置龙里等寨长官司,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置龙里长官司,属贵州宣慰司;二十三年置龙里卫,属贵州都司,以卫治有龙架山得名。清初废龙里长官司。康熙十一年(1672年)裁卫置龙里县,属贵阳府。1914年隶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9年属贵阳专区,1956年属安顺专区。1958年并入贵定县,隶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61年复置县。地处黔中山原丘陵南部、苗岭中段。县境南部有红岩河,中部有水桥河,北部有洗马河,均属乌江水系。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玉米、小麦、烟草、油菜籽、大豆。有煤、铁、硅石、高岭土、重晶石、大理石等矿。有建材、农机、硫酸、酿酒、印刷等厂。湘黔、黔桂铁路及贵鲇公路横穿中部,龙平、千洗公路斜穿县境南、北部。各乡镇均通汽车。名胜有城南莲花洞和冠山紫虚宫。


猜你喜欢

  • 黄台 (臺) 县

    东魏兴和元年 (539) 析阳翟县置,属阳翟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市东。隋大业初废入颍川县。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许州。贞观元年(627) 废。

  • 芦包口

    即今广东三水市北芦苞镇。清设顺德协右营都司驻防。

  • 丹余吾水

    在今蒙古国西南。《汉书·匈奴传》:本始二年(前72),伐匈奴,“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三万余骑出五原。……虎牙将军出塞八百余里,至丹余吾水上,即止兵不进,斩首捕虏千九百余级, 卤马牛羊七万余,引兵还

  • 城名。春秋时吴国建,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一说在今扬州市东南濒江处。《左传》:哀公九年(前486), “秋, 吴城邗沟通江淮”。即此。古城名。春秋末吴王夫差所筑。《左传》哀公九年(前486年):“

  • 马渡关

    亦作马度关。明嘉靖中置,属巴州。在今四川宣汉县西北马渡乡。《方舆纪要》卷68巴州“米仓关”条内:“马度关在州东三百里,其相近又有长乐关。”清属东乡县。《清一统志·绥定府二》:马渡关“在东乡县西北三百里

  • 银坑

    即今江西于都县东北银坑镇。明嘉靖 《赣州府志》 卷5: 雩都县有银坑隘。清同治 《雩都县志》 卷6: 银坑隘 “在县东北安富里。 明弘治间张设”。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所置胜利县后徙

  • 苏毗

    西藏古代族部名,旧称西女国或女国。《隋书·女国传》:“女国,在葱岭之南,其国代以女为王,王姓苏毗,字末羯。”《新唐书·苏毗传》:“苏毗,本西羌族,为吐蕃所并,号孙波,在诸部最大。东与多弥接,西距鹘莽硖

  • 权於摩国

    即乌秅国。北魏时西域国。都城在乌秅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东南)。《魏书·西域传》:权於摩国“故乌秅国也。其王居乌秅城”。

  • 汉丰县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刘备置,属固陵郡。治所在今四川开县南二里。《寰宇记》卷137开州开江县:蜀先主置汉丰县,“以汉土丰盛为名”。三国蜀汉属巴东郡。西晋废,后复置。北周武帝时改为永宁县。古县名。东

  • 吕堰驿

    即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县(驻张湾镇)北古驿镇(吕堰驿)。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1:同治四年(1865)十二月,捻军“至襄阳之邓家湖、吕堰驿”。明初置,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清于此设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