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路行军都统所
即“东北面行军都统所”。
即“东北面行军都统所”。
官名合称。夏代始置,即“四辅,”见该条。
参见“太子骑官备身五职”。
官名。吐蕃官,即内大相。
官库名。清置,见“珍羞署署正、署丞”。
周朝边远地区的诸侯国君。《礼记·曲礼下》:“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郑玄注: “谓戎狄子男君也。”孔颖达疏: “小侯,谓四夷之君,非为牧者也。”1、东汉指有侯爵的外戚之子弟,
海关工务部的一科。见“工务部”。
官署名。西夏设置,为地方军区机关。西夏之制,分全国为左右两厢,共设十二监军司。左厢六:一、神军司,驻夏州弥陀洞;二、祥祐军司,驻石州(在今米脂县西北);三、嘉宁军司,驻宥州;四、静塞军司,驻韦州;五、
官名。金置,为御药院的属官。都监无固定员额,同监不常任命。
武官名,明洪武中置府军后卫,为上直亲军之一,永乐以后沿置,掌守卫皇城北面及巡警京城各门。以指挥使为主官,下辖千户所。
官署名。宋初置,真宋景德三年(1006)改称内东门司。职掌参见“内东门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