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左丞
官名。元、明初皆置,沿革、品级同右丞。详“中书右丞”。
官名。元、明初皆置,沿革、品级同右丞。详“中书右丞”。
宋朝国史院属官。以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充任,掌有关修史之事。
官名。见“司仪署令丞”。
官名合称。唐朝州府功、仓、户、兵、法、士等六曹参军事合称。宋朝为州府士、户、仪、兵、刑、工等六曹参军事合称。
官名。明太祖洪武(1368—1398)时磨勘司置,一人。详见“磨勘司左司丞”。
满语“文官”之意。指正卿以下、有顶戴官员以上之文职官。
参见“宗正少卿”。官名。北魏始置宗正少卿,北齐称宗正寺少卿,为宗正寺的副长官,隋唐至宋沿置。参见“宗正寺”。
官署名。北宋卫尉寺置,掌收储兵器。官库名。见“内弓箭库”。
指八种人犯罪后可以享有减免刑罚特权的特别审议制度。周朝称八辟,汉朝称八议,三国魏正式载入律令,沿用到清朝。包括议亲(宗室外戚)、议故(皇帝故交旧友)、议贤(有大德行者)、议能 (有大才艺者)、议功(有
官署名。明永乐五年(1407)置,为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之一,隶通州监。设圉长一人,从九品,下分各群,设群长,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十八年革苑马寺,改隶太仆寺。
官名。西魏、北周置,详见“骑侍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