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京都虞候司都虞候
官名。中京都虞候司长官。辽道宗时,有中京诸军都虞候石瀚。(《全辽文·卷九·尚墓志铭》)
官名。中京都虞候司长官。辽道宗时,有中京诸军都虞候石瀚。(《全辽文·卷九·尚墓志铭》)
官署名。①接待少数民族官员及外国使臣之机构。金朝始置。掌招待西夏、高丽来人并进行贸易。元世祖至元十三年 (1276) 于礼部设。二十五年罢,二十九年复置。成宗元贞元年 (1295) 定制,以礼部尚书一
官署名。南朝陈置,掌撰诏诰。《隋书·百官上》: “其有特发诏授官者,即宣付诏诰局,作诏章草奏闻。”
官名。秦始皇时已有此官,其职掌文献中无考。陈直《汉书新证》谓秦始皇陵曾发现左司空印记的瓦片,《关中秦汉陶录》卷二录有“右空”印记的瓦片,右空可能就是右司空的简称。又一九五八年清理茂陵霍去病墓时,在一批
官名。西周置。 见《从盨铭》。参与土地宅邑的交付事宜。职位大小与具体职掌不详。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属内务部。按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公布的《改组护军办法》和《内务部拟订护军执行清廷警察章程》规定,护军管理处管理清代原来的左右翼前锋八旗护军及内务府三旗护军,裁撤原有十营统领
西汉平帝时王莽封号。王莽于元始元年(后1) 正月丙辰拜太傅,赐号安汉公,备四辅官。王莽称帝前为太傅,干四辅事,号安汉公。《汉书·王莽传上》:“公卿咸叹公德,同咸公勋,皆以周公为比,宜赐号安汉公。”又《
武官名。辽置,见“辽阳大都督府”。
学校名。清朝国子监太学生在学肄业之处。雍正九年 (731) 置。经国子祭酒孙嘉淦奏准,获赐毗连国子监街南官房一所,为助教等官及肄业生居往,遂有此称。设正、副管学官各一人,常川住学、管理学内事务。学生六
官名。为承徽寺的主官,见“承徽寺”。
官名。辽朝北大王院官员,在北院太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