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允

中允

官名。太子左春坊次官,为左庶子副贰,协掌东宫侍从赞相、驳正启奏。唐太宗贞观(627—649)初改中舍人置,员二人,正五品下。高宗曾改名内允、左赞善大夫,寻复旧称。中宗始用庶姓,以其职比门下侍郎。辽朝东宫左春坊置,圣宗太平五年(1025)冯若谷曾为之。明洪武十五年(1382)东宫左、右春坊分置,为左、右中允,各二员,正六品,位左、右庶子、左右谕德下,二十二年隶詹事院,二十五年隶詹事府。清朝沿置,仍分左、右,乾隆十三年(1748)省左、右谕德后复为左、右庶子副贰,正六品,左、右满、汉各一员


官名,为太子属官,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等事。东汉太子属官中有中允一官,职在中庶子下、洗马之上。汉制,太子五日一朝,其非朝日,则使仆及中允朝,请问起居。唐代中允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并监药及通判坊局事;若庶子缺,则监封题,职拟黄门侍郎。其后辽朝等曾置。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庶子·中允》、《辽史·百官志三·左春坊》。

猜你喜欢

  • 林衡署提督太监

    宦官职名。明制于上林苑所属林衡、蕃育、嘉蔬、良牧四署各置提督太监一人,其下设掌署官一人,贴署佥书数人。掌进宫瓜蓏、杂果、菜,栽培树木,鸡黄、鹅黄、鸭蛋、小猪等项。参见“上林苑监”。

  • 校骑

    官名,汉置,为校级武将,掌领骑兵。《汉书·扬雄传》:“校骑万师。”注:“师古曰:校骑,骑而为部校者也。”

  • 宝福局

    官署名。清朝福建之铸钱局。顺治六年(1649)置局。乾隆三年(1738)改今名。设监铸官一人,以佐贰官选充。掌理本省鼓铸事宜。

  • 军都虞候

    官名。五代、宋朝军一级统兵官,位在军都指挥使之下。武官名。见“军都指挥使”。

  • 仓部

    官署名。魏晋南北朝尚书台(省)诸曹之一。职掌全国粮食仓储出纳之政令、帐目。长官为郎(郎中),资深者称侍郎。魏晋南朝隶度支尚书,北魏前期设尚书为长官,直属尚书省,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后复为郎

  • 课第曹御史

    官名。三国魏置,为分曹侍御史之一,掌考课。晋沿置,为分曹御史之一。

  • 太平天国后期在“王”下陆续增设的“六等爵”之一。由“安王”演变而成。1856年,杨韦事件后,翼王石达开入京辅政,天王洪秀全封其长兄洪仁发为安王,以挟制石达开。后因翼王出走及朝臣反对,改为“天安”,始有

  • 翚雉氏

    少皋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左传·昭公十七年》谓是五工正之一,贾逵释为设色之工,为附会之说。参见“少皞”。

  • 周朝诸侯朝见天子。秋官称“觐”《周礼·秋官·大行人》:“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说文解字》: “诸侯秋朝日觐。勤劳王事也。从见堇声。”

  • 吏曹清吏司郎中

    官名。明永乐元年(1403)置。见“吏曹清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