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临时大总统

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国家元首。存在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和北洋政府初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临时大总统由各省都督府代表选举,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为当选,代表投票权每省各只一票。临时大总统因故不能视事,得委托临时副总统代理;若因故去职,则由临时副总统升任。临时大总统的职权,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规定,一、有统治全国之权,实际兼任行政首长,直接指挥行政各部。二、有统率陆海军之权。三、有宣战、媾和、缔约之权。四、有任用部长、派遣外交专使之权。五、有设立中央裁判所之权。六、有制定官制、官规之权(修正大纲增入)。这些职权的行施,均须得到参议院的同意。其与参议院的关系是:临时大总统得向参议院交议事件和提出咨询事件,如对参议院的决议不同意,可于十日内声明理由提出复议,但参议院仍执前议时(须有出席议员三分之二以上的同意),则须执行。临时大总统因属过渡性质的国家元首,故对其任期未作规定。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二月十二日清帝退位,孙中山根据南北议和协定,次日辞临时大总统职务,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临时参议院于二月十五日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三月十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临时参议院为防止袁世凯专权,在《临时约法》中规定政体采用内阁制。临时参议院于四月二日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二年(公元1913年)十月六日,第一届国会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十月十日就职,临时政府结束。

猜你喜欢

  • 路軨令丞

    官名。西汉太仆的属官有路軨令,秩六百石,有丞。《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引伏俨说:“主乘舆路车,又主凡小车。軨,今之小马车,曲舆也。”东汉省。

  • 直学士

    ①官名。唐朝弘文馆、集贤殿书院置,以六品以下官为之,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金朝翰林学士院置,从四品,无定员。元朝翰林兼国史院、蒙古翰林院、集贤院皆置,员各二人,从三品。朱元璋吴元年(1367)于翰林院

  • 内阁承宣厅

    官署名。清末责任内阁所属机构。宣统三年(1911)四月成立责任内阁,始设。掌颁发谕旨、法律、法令,收发呈递折奏,请用御宝,收掌阁印、文牍,以及会计、庶务诸事。置厅长一人,副厅长一人,并佥事、录事等。清

  • 貂珰

    冠饰名。貂即貂尾,珰指金珰。汉朝皇帝近侍如侍中、中常侍服用,中常侍为银珰左貂。东汉专任宦官为中常侍,右貂金珰,貂珰渐为宦官代称。南朝宋以来,王公贵臣加侍中、散骑常侍,乃得佩带。

  • 留后

    官名。唐朝节度使或出征,或入朝,或死而未有代者,皆置知留后事。其后,遂以留后为称,亦名节度留后。宋朝以其为承宣使。官名,唐代宗广德元年,以梁崇义为山南东道节度使留后,留后之名自此始。唐中后期,藩镇强大

  • 纸工中士、下士

    官名。北周置纸工中士,正二命;纸工下士,正一命。掌造纸之事。属冬官府司卉下大夫。

  • 京东检察司使

    官名,金朝置。从六品,掌支散军粮、验军户实给、均军户差役、劝农耕种,禁杀牛马,禁贩私盐和酒等。其佐官有副使,正七品。见《金史·百官二》。

  • 起居注令史

    官名。北魏置。亦称起居令史,掌起居注的修撰。“每行幸宴会。则在御左右记录帝言及宾客训答。”(《册府元龟》卷五五四《国史部·总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七品上。

  • 总检察长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总检察厅的长官,见“总检察厅”。

  • 参预朝政

    职衔名。隋、唐宰相职衔名义。《隋书·苏威传》: 拜纳言,炀帝嗣位,高颎等诛,坐免,“岁余,拜鲁郡太守。俄召还,参预朝政”,“后岁余,复为纳言”。《旧唐书·太宗纪上》:贞观元年(627)九月,“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