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五校尉

五校尉

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校尉合称。亦简称“五校”。西汉武帝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掌宿卫兵。东汉省中垒、胡骑、虎贲,以五校尉领禁卫军北军五营,亦称北军五校尉。官显职闲,待遇优厚,多以皇族及亲近者居之。隶北军中候。三国魏、西晋隶领军(中领军),与中垒将军、武卫将军同领禁军宿卫兵,各立营,设属官。后宿卫之职主要由二卫、四军、骁骑等营担任,其职渐轻,或省营兵。东晋哀帝兴宁二年(364)罢。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复置,用以安置勋旧,不领营兵,为侍从武官之职,南朝因置。北魏员各二十人,北齐员各十人,隶左、右卫府,皆为无职事之散员官。参见各条。


五校尉指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均俸比二千石,各掌本营宿卫兵。属官各有司马一人,俸千石(见《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窦融传》:“诏执金吾、五校尉勒兵屯卫南北宫、闭城门,收捕叠、磊、璜、举。”

猜你喜欢

  • 司文监

    官署名。明洪武九年(1376)始置。设令一人,正六品; 丞二人,从六品。后改令正七品,丞正八品。参掌给授诰敕之事。十年罢。

  • 怀化郎将

    官名。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 增置,为正五品下武散官,专授归唐将领,隶诸卫。武散官名。唐置,专授给少数民族首领,秩正五品下。

  • 北京清吏司

    官署名。① 明朝户部所属清吏司。永乐元年(1403)改原北平清吏司而置,设官及职掌均无变化。十八年定都北京后罢。②明朝刑部所属清吏司。沿革与户部北京清吏司同。

  • 殿前都点检司

    官署名。辽朝南面军官置,设殿前都点检、副点检,掌御帐宿卫,多用契丹人。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置,统亲军以行从宿卫,掌关防门禁,置殿前都点检、殿前左副都点检、殿前右副都点检,分别兼侍卫将军正、副都指

  • 四川部

    官署名。①明朝户部十二属部之一。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原民部、度支部、金部、仓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分别以十二布政司为名。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领四川布政司户口、钱粮等事,并兼领云南布政

  • 横行正使

    见“横班”。宋初武臣本官阶。见“横行”。

  • 东王府

    官署名。太平天国官爵不分,前期诸王都设置一套大体相同的王府机构,以处理国家政务。东王府设官如下:六部尚书,掌理政务,称东殿吏部尚书、东殿户部尚书、东殿礼部尚书、东殿兵部尚书、东殿刑部尚书、东殿工部尚书

  • 襄阳营田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隶会福总管府,掌大护国仁王寺田产。初为襄阳等处水陆地土人户提领所,成宗大德元年(1297)改为提举司。置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 支郡

    西汉初年诸侯王封国的边郡。《汉书·晁错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颜师古注:“支郡,在国之四边者”。汉朝的行政区划是州、郡、县、乡。西汉初年诸侯王的封地很大,有的封地千里,辖郡很多,其封国的边沿

  • 都客省

    官名。辽客省的长官,见“客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