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供奉官

供奉官

① 侍奉皇帝左右之近臣。唐朝指侍中、中书令、左右散骑常侍、黄门侍郎、中书侍郎、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起居郎、起居舍人、通事舍人、补阙、拾遗等官。② 官名。唐高宗永徽 (650—655)以后,皇帝多居大明宫,宫中所置从官称东头供奉官,原大内从官称西头供奉官。宋朝内侍省置,分东头、西头; 入内内侍省置,分内东头、内西头。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隶入内内侍省者定为从八品。哲宗元祐 (1086—1094) 中,隶内侍省者亦定为从八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内东头供奉官改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改左侍禁。


内侍阶官名。宋置,见“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

猜你喜欢

  • 拜察脉拖拉哈番

    即“拜察默拖喇哈番”。

  • 官名。春秋时楚、吴、邾等国置。楚国或称“大阍”。守门小吏。《左传·昭公五年》:“(楚子曰)若吾以韩起为阍, 以羊舌��为司宫, 足以辱晋, 吾亦得志矣。”《襄公二十九年》吴

  • 典翼舆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翼王府,员额八百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舆”。

  • 摆牙喇甲喇章京

    即“巴牙喇甲喇章京”。

  • 非常大总统

    非常国会选出的国家元首。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四月七日非常国会通过《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七条,十日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五月五日就职。依照《组织大纲》规定,采取总统制原则,非常大总统总揽政务,

  • 大鹾侯

    明朝盐运使及运同之别称。

  • 兵工署

    官署名。中华民国设置,隶属军政部,掌管全国兵工及有关兵工建设等事务;设总务、设计、检验、监察四科和兵工研究委员会、兵工材料购办委员会;其长官为署长、副署长。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属军政部。依照民国十

  • 内馆监督

    官名。清朝理藩院所属内馆之主官。管理内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所居馆舍之事。额设一人,以六部保送之司官充任,每年一更代。下设大吏四人,小吏八人等佐理馆务。另有捕盗章京一人,由步军统领衙门派充,专司保护蒙古人

  • 刑科右给事中

    官名。参见“刑科左给事中”。

  • 承务郎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代原尚书省二十四司员外郎以掌籍账。唐朝改置为八品下文散官。北宋前期沿置。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用为新寄禄官,改从九品,取代旧寄禄官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