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典乐

典乐

官名。传说舜时置,掌教音乐。《尚书·虞书·舜典》: “帝曰: ‘夔,命汝典乐,教胄子。’”新莽时为大鸿胪之改称。隋、唐宫内女官置,为二十四典之一。员四人,隋从七品,唐正七品,隶尚仪。宋朝大晟府及尚书内省女官皆置,隶尚书内省者为司乐属佐。金朝宫内女官亦置,员四人,佐司乐掌音乐之事。明初国子祭酒有修举古乐之职,故于国子学内亦置,由流官充任。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学为监后,不设。又,宫内女官亦置,员四人,正七品,为二十四典之一。


官名。1、舜置此官,掌管朝廷的音乐。《尚书·舜典》:“帝曰:虁,命汝典乐。”《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虁典乐,和人神。”

2、西汉末年王莽改大鸿胪为典乐。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客》。

3、唐朝尚仪局所属的掌乐女官。《新唐书·百官志二·尚仪局》:“司乐、典乐、掌乐各四人,掌宫悬及诸乐陈布之仪。”

4、宋朝太常寺所属大晟府副长官,佐大司乐掌音律。见《宋史·职官志四·太常寺·大晟府》。

猜你喜欢

  • 司务

    官名。明清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中央各部院卿寺衙门所属司务厅之职官。为首领官。皆分设若干人不等。掌理省署抄目,出纳文书之事。明制为从九品。清初亦为从九品,乾隆三十年(1765)定为正八品。又,清末总理

  • 属国节度使

    官名。辽属国之小者置节度使以为主官,称某国某部节度使;其副职为副使,称某国某部节度副使,均属北面属国官。

  • 大理寺正

    官名。见“大理正”。官名。汉以来有廷尉正,北齐始称大理寺正,员额一人。历代沿置。唐制大理寺正二人,从五品下,地位在丞之上,掌参议刑辟。详正科条之事,凡六丞断罪不当,则以法正之。明制大理寺分左右二寺,寺

  • 太子桂坊

    官署名。唐置。《唐书·百官四上·东宫官·司经局》:“龙朔三年,改司经局曰桂坊,……比御史台,以詹事一人为令,比御史大夫,司直二人,比侍御史……(龙朔)三年,改司经大夫曰桂坊大夫,纠正违失。”《通典·职

  • 御正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之。天官府御正中大夫属官,正二命。《隋书·刘行本传》:“(周)武帝亲总万机,转御正中士,兼领起居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废。

  • 盐铁官

    官名合称,即盐官和铁官,汉置,掌经营盐铁事。《史记·平准书》:“孔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铸旧铁)。”“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代(孔)僅管天下盐铁……县置均输盐铁官。”

  • 徐州兵马指挥司

    官署名。元朝置。设于顺帝至正十年 (1350) 十月,掌境内防御、捕盗等职。简称徐州兵马司。置都指挥、指挥各二员,副指挥四员。

  • 外城巡警总厅事务所

    同“内城巡警总厅事务所”,参见该条。

  • 加官

    指官吏于本职之外所加领的其它官衔。汉朝凡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大官令至郎中,无员,多至数十人; 给事中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

  • 学录考试

    清代选拔学录的考试。见“学正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