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内台

内台

① 尚书台(省)别称。因其官署在宫禁之内,故名。《南齐书·王思远传》: “迁吏部郎。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上表固让,”②秘书寺别称。《晋书·华峤传》: “转秘书监,加散骑常侍,班同中书。寺为内台。”③指中央所设御史台,以别于地方所设之行御史台。《元史·百官二》:“江南诸道行御史台,设官品秩同内台。”


官署名。1、指尚书省。《南齐书·王思远传》:“建武中,迁吏部郎。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

2、指御史台。《元史·百官二·御史台》:“江南诸道行御史台,设官品秩同内台。至元十四年,始置江南行御史台于扬州,寻徙杭州,又徙江州。二十三年迁于建康,以监临东南诸省,统制各道宪司,而总诸内台。”

猜你喜欢

  • 湖广部员外郎

    官名。明初户部湖广部、刑部湖广部均置,各一人,从五品。掌本属部之事。参见“湖广部”。

  • 景灵宫使

    宋朝宫观官名。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置,以宰相兼领。后用为祠禄官。

  • 太子奉药

    官名。金朝置,属宫师府。位在侍药下,掌承奉医药。

  • 水部侍郎

    官名。魏晋南北朝尚书水部曹长官称郎,其资深者可转侍郎。隋初定名侍郎,正六品,文帝开皇三年(583)加为从五品,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名水部郎。官名,隋置,属工部尚书;唐改称水部郎中,掌沟渠津梁舟船运

  • 野庐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有野庐氏下士六人,掌通达道路交通及其禁令。北周仿《周礼》之制置野庐中士,正二命;野庐下士,正一命。属秋官府宾部中大夫。

  • 彝工中士,下士

    官名。彝为盛酒之器的总名。北周冬官府司木中大夫所属有彝工中士,正二命;彝工下士,正一命。掌彝器的制造。

  • 下资

    见“资(1)”。

  • 官制用语。指官吏的调动,有转、迁二义,视具体情况而定。转属于官秩相同的调动,迁则属于升迁性质。官制用语。1、官吏平调称徙。《汉书·段会宗传》:“拜为沛郡太守,以单于当朝,徙为雁门太守。”2、有时上调也

  • 京都诸宫苑总监副监

    官名。唐朝司农寺属京都宫苑总监次官,西京、东都各一员、从六品下。

  • 左司武上大夫

    参见“司武上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