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卉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卉司长官,掌竹器、网具、纸张等的制作。下设小司卉上士以佐其职,领竹工中士、籍工中士、罟工中士、纸工中士等官属。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礼记·曲礼》:“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郑玄说:“草工,职亡,盖谓作萑苇之器。”北周仿草工之职,于冬官府置司卉下大夫,正四命。其副职为小司卉上士,正三命。属官有竹工中士、下士,籍工中士、下士,罟工中士、下士,纸工中士、下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卉司长官,掌竹器、网具、纸张等的制作。下设小司卉上士以佐其职,领竹工中士、籍工中士、罟工中士、纸工中士等官属。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礼记·曲礼》:“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郑玄说:“草工,职亡,盖谓作萑苇之器。”北周仿草工之职,于冬官府置司卉下大夫,正四命。其副职为小司卉上士,正三命。属官有竹工中士、下士,籍工中士、下士,罟工中士、下士,纸工中士、下士。
官名。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置,为三司属官,以朝官通判资序者充任,掌检计、定夺、点检、覆验等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官名。宋置,属三司。掌分左右厢检计、定夺、点检、覆验、估剥之事
县的等级之一。东汉时分县的等级为大、次、小三等;东晋时间亦采用此制。参见“大县”。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属尚宫局,员二人,从九品。唐朝改正八品。为司言、典言之佐。协掌宣传启奏之事。宋、金悉如唐制。明永乐(1403—1424)后归其职于宦官。女官名。唐、金皆置,
官名。隋文帝置兵部员外郎,为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又改兵部郎为兵曹郎,后又减郎的员额为一人, 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唐武德初沿置, 三年(公元620年)改为
宫中女官,掌监督宫庭。《宋书·后妃传序》:“中台侍御监闺帅,置一人。”
官署名。明永乐(1403—1424)中于北京置。为行在六部之一,置官如六部之制。因明成祖朱棣本人常驻北京,故行在六部已行使六部职能。十八年定都北京,以六部官属移之北,不称行在。其留南京者,加“南京”字
官名。即廪牺令。
官名。北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始置,为从七品贴职,作为特恩以授中级官员。官名。宋政和六年(公元1110年)置,为贴职之一。
官署名。明、清户部所属管理钱法之机构。明天启五年 (1625) 设,由督理钱法侍郎领其事。掌司宝泉局鼓铸事宜。清顺治元年 (1644) 沿置,由满、汉右侍郎兼管。下设满、汉主事各一人,由户部司员中派、
官署名。北齐置,属光禄寺,掌宫廷丧葬器用。置丞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