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丞
官名。即国子监丞。
官名。清末学部成立后,以国子监归并学部,部内设国子丞一人,秩正四品,掌文庙及辟雍两处礼仪事务。所属有典簿四人,正七品,掌祀典庙户;典籍四人,正八品,掌祭器、乐器。奉祀官二人,七至九品,正通赞官二人,从六品;副通赞官二人,从八品;二、三等书记官各三人。
官名。即国子监丞。
官名。清末学部成立后,以国子监归并学部,部内设国子丞一人,秩正四品,掌文庙及辟雍两处礼仪事务。所属有典簿四人,正七品,掌祀典庙户;典籍四人,正八品,掌祭器、乐器。奉祀官二人,七至九品,正通赞官二人,从六品;副通赞官二人,从八品;二、三等书记官各三人。
官制用语。宋朝选人经磨勘获准改官,以数名编为一甲,按各甲顺序,定期引见,其次序称为甲次。又称班次。宋代选人经过磨勘获准改官,数人编为一甲,以备按各甲顺序,定期引见。参见“班引”。
都转运使简称。
宫廷给使名。辽置,属裀褥局。见“著帐局”。
武官名。金置,属诸总管府、节镇兵马司, 见“兵马司”。
文书名。又称邸报。宋朝门下后省每日编定朝廷有关大事,由给事中审定,交都进奏院印发全国,称朝报。
官名。南宋置,为从八品武阶官,属小使臣。
武官名。见“大详稳司”。
春秋时期臣子对别国自称其国君夫人的谦辞。《论语·季氏》: “邦君之妻”,“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
官名。北宋陪都应天府属官,或以京朝官签书推官之事,与判官同助理本府公事。
官名。金置,为太子属官,正八品,掌承奉赐茶及酒果之事。见《金史·百官三·詹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