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相

国相

①春秋战国辅政大臣之称。《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②汉、晋以降诸王、公、侯、伯、子、男国行政长官。参见“”。③西夏官名,位居中书令之上,总揽国家军政大计,多由外戚把持。④女真官名,为管理行政事务的要职。金朝建国后省。⑤太平天国东王以下各王男系后辈的称谓,对外也称国宗。督军或出任地方官者,加提督军务衔。


官名,东周时就有此官,掌辅佐国君处理政务。后代称宰相、丞相等。皇帝的佐官有国相,诸侯国的佐官也设国相,汉代诸侯王的封国也设国相。后来,佐汉天子的称国相,佐诸侯王的只称相,掌辅佐督察,王若犯法,相受牵连。《史记·晋世家》:“过郑,郑文公弗礼。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错为太子时,爱康鼓吹妓女宋闰,使医张尊招之不得,错怒,自以剑刺杀尊,国相举奏,有诏勿案。”

猜你喜欢

  • 员外羽林监

    官名。即正员之外添授之羽林监,北魏置。《周书·杨敷传》:“魏建义初,袭祖(杨)钧爵临贞县伯,邑四百户。除员外羽林监。”东魏沿置。

  • 宦者丞

    官名。秦置,属少府,为宦者令副贰。入汉因之,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增至员七人。东汉省。官名,西汉置,为宦者令之副,佐令掌宦者。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参看“宦者令”条。

  • 前军大将军

    官名。十六国汉置。《晋书·刘聪载记》: “(聪) 署其卫尉呼延晏为使持节,前锋大都督、前军大将军,配禁兵二万七千,自宜阳入洛川。”

  • 羽林郎

    官名。西汉武帝初置羽林骑,掌宿卫送从。宣帝令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谓之羽林中郎将,领郎百人,谓之羽林郎。选送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良家子补。本武帝以便马从猎,还宿殿陛岩下室中,又号岩郎,

  • 女古烈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置。统二女古部军,长官为详稳,下设都监等职。属北面军官。

  • 右骁卫府

    即唐朝十六卫之右骁卫,高宗龙朔二年(662)除府字。

  • 逻主

    官名。东晋、南朝逻所的主将,负责辖区的巡逻、侦候,下设逻将。见《梁书·武帝纪上》、《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

  • 委员会

    (1)辛亥革命后仿照西方制度所设的议会中的组织。如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参议院与众议院中均设全院委员会,各种常任委员会和特别委员会。民国二年 (公元1913年) 各省省议会在闭会期间亦设常驻的委员会。

  • 详定使

    官名。元置,为详定使司的主官。见“详定使司”。

  • 赐紫禁城骑马

    清代优礼大臣的方式之一。见“加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