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防最高委员会

国防最高委员会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党政军最高指挥机关。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七月,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决定在中央政治委员会之外设立国防会议,其所审议的事项为:一、国防方针;二、国防外交政策;三、关于国防事业与国家庶政之协进事宜;四、关于处理国防紧急事变事宜;五、国家总动员事宜;六、关于战时一切组织。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为议长,行政院院长为副议长,委员均以现任军政长官兼任。国防会议议决事项由议长呈请国民党中央交国民政府令饬主管部执行。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三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议决撤销国防会议,另组国防委员会、这个组织对中央政治委员会负责,但可直接秘密指导国民政府的军事及行政各级机关,并可以督察各级机关完成它所给予的任务;其组成人员也由军政两方面扩大到将党部的主管人员包括在内。同年八月,即抗战爆发后的一个月,中政会第五十一次会议议决将国防委员会改组为国防最高会议。依照《组织条例》规定,国防最高会议的职权与国防委员会差不多,且仍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任主席。所不同的是赋予主席对于党政军一切事项,有随宜处置的特权,而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仅得为国防最高会议的副主席;又于国防最高会议设置国防参议会,其职掌是就军事、外交、财政各方面集中参议员的意见,向国防最高委员会提出建议;分赴欧美各国家宣传联络;接受各省政府的委托,协助办理动员事项。同年十一月因为政治委员会组织庞大,不易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委会议决中政会停止开会,其职权由国防最高会议代行。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一月二十九日,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又决定改组国防最高会议为国防最高委员会,隶属于中央执行委员会。国防委员会委员长由国民党总裁充任,委员为数甚多,在党的方面是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在政的方面是国民政府五院的院长及副院长;在军的方面是军事委员会的委员。此外委员长并可提出人选,经中央常会通过任为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在委员中由委员长指定十一人为常务委员,与委员长共同组成常务会议。这十几个常务委员构成了国家政治最高的决策机关。国防最高委员会同时又是个执行机关,其职权除了承袭了国防最高会议的职权及代行中央政治委员会的职务以外,党政军三方面都受它的统一指挥。同时它可以不受平时法律的约束,有发布紧急命令之权。国防最高委员会设秘书厅,为委员长的幕僚机关,除秘书长与副秘书长外,分设三处两室。秘书厅有参事若干人,以研究特殊问题为主,例行公务则由所设的秘书承办。国防最高委员会的直属机关有中央设计局、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和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

猜你喜欢

  • 将军司

    官署名。金朝置。设于南京(今河南开封)宫城。掌宫城诸门禁卫。

  • 司刑员外郎

    官名。即刑部员外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刑部员外郎。

  • 右领军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唐朝十六卫之一,高祖武德五年 (622) 改右御卫置,设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掌宫禁宿卫。大朝会则被青甲铠、弓箭刀楯旗等,为右厢仪仗,次立右威卫之下。凡分兵主守,则知皇城西面助铺及京城

  • 竹木务

    官署名。北宋前期置,隶三司胄案,掌收纳诸路水运竹木、竹索,抽算诸河商贩竹木,以供营造之用。设勾当官一人,以京朝官或閤门祗候充任。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并归将作监。宋将作监所属机构。掌

  • 安抚制置大使司

    官署名。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置于江南西路,以安抚制置大使为长官。四年,又置于荆湖南路。五年,又置于成都府路。八年,复置于江西。掌一路行政、军旅之事。属官有参谋、参议、主管机宜书写文字、干办文字

  • 太府丞

    官名。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置,员一人,为太府卿副贰,四班。陈因之,八品、六百石。北魏亦置,位次太府少卿,七品。北齐置为太府寺属官,七品。隋朝沿置,员六人,初正七品,炀帝改从五品。唐初员五人,太

  • 左右旅贲率倅长中士

    官名。见“左右旅贲率上士”。

  • 驻防将军

    官名。清朝八旗驻防地之最高长官,见“将军”。官名。清代八旗兵世驻各省重地,称为驻防旗,其领兵将军,称驻防将军,如陕西的西安将军,江苏的江宁将军,浙江的杭州将军,湖北的荆州将军,广东的广州将军,四川的成

  • 会试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之一。明洪武四年(1371)首次举行。十七年颁为定制。清朝因之。每三年一次,在京师举行全国性考试。因试期多在春季三月,故又称“春闱”。又因由礼部主持考试,也称“礼闱”。每逢辰、戌、丑、

  • 路道正

    僧官名。金置,见“道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