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子太师

太子太师

官名。东宫三师之首。西晋惠帝永熙元年(290)始置,与太子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并号六傅,掌辅导太子,三品。然不常设。东晋、南朝省师、保、唯置二傅。北魏、北齐仍置,掌训导辅翊太子,无具体职司,东宫属官皆隶太子詹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一品上,二十三年改二品,北齐因之。隋、唐、五代沿置,多为安置退免大臣的闲职或用作加官赠官,皆无官属。隋正二品,唐从一品。唐玄宗先天元年(712)曾诏开府,置令、丞各一员,隶詹事府,寻罢。宋朝用以授宰相官未至尚书仆射及枢密使致仕而其寄禄官阶较高者,初定一品,神宗元丰(1078—1085)后改从一品。辽朝有东宫三师府,金朝有宫师府,皆置三师、三少,掌保护东宫,训导太子,金三师正二品,领詹事院、三寺、十率府等。元不常置。明初为东宫大臣,以朝臣兼任,掌辅导、教谕太子,不列于詹事府,无定员、无专授,后为勋戚、大臣的加官、赠官,与辅导太子无关。从一品。清朝亦无职掌、无员额、无专授,用作兼官、加官、赠官。大臣多以庆典得之。从一品。


官名。是辅导太子,给太子传授知识,负责太子智育的官。商周已有,西晋沿置,东晋不置。见《晋书·职官志·太子太傅》。北魏、北齐皆置。《隋书·百官中·太子太师》:“太子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师,掌师范训导,辅翊皇太子。少师、少傅、少保是为三少,各一人,掌奉皇太子,以观三师之德。出则三师在前,三少在后。”隋沿北齐制。唐代设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从一品。掌辅导皇太子。每见,迎拜殿门,三师答拜,每门必让,三师坐,太子仍坐。太子出,则乘路备鹵簿以从。见《新唐书·百官四上·东宫官》。清代自中叶以后已不立太子,但太子三师三少仍作为加衔保留,而且视为荣典。三师,从一品,三少正二品。见《历代职官表·师傅保加衔》。参看《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六傅》。

猜你喜欢

  • 推丞

    官名。①宋朝大理寺属官。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于大理寺设四人,属右治狱,掌审理京百司当推治之事,制勘刑狱,追究官物。②清末大理院属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6),大理寺改大理院,始置。

  • 西市丞

    官名。北齐置,司州西市署次官。

  • 滑濬都巡河官

    官名。金朝都水监属官。设于教城。管辖武城,白马、书城、教城四埽。人选由都水监廉举,领埽兵约二千人。

  • 女贤人

    女官名。北魏后宫女职。孝文帝时定为视三品。见《魏书·皇后列传》。

  • 千石令

    年俸为一千石粮谷的官长。战国秦置。《商君书·境内》:“千石之令,短兵百人。”多为户口在一万以上大县的县令。

  • 小学教授

    官名。宋朝诸王宫小学置,正八品,掌本王宫宗子教导之事。

  • 信威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称为五德将军之一,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十六班,与智威将军等代旧征虏将军,普通六年(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六班。陈沿置,改称为五威将军之一,定为拟四品,比秩中二千石。如加

  • 上都生料库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掌收受弘州、大同等地岁办油面,供应内府及放支宫人宦者饮膳食物,隶宣徽院。置提点、大使各一员,副使二员。

  • 保办公处

    保的办事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依照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九月十九日公布的《县各级组织纲要》的规定,乡(镇)之内编制为保甲,每保以十甲为原则,不得少于六甲多于十五甲。保设保办公处,置保长、副保长

  • 典会

    官名。隋文帝内官六典之一,置三员,隶尚工,视流外二品,掌内宫财帛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