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博士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属官,员六人,掌教授太学生经义,下设太学助教上士以佐之。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周礼》无此官,战国时始置博士,汉武帝时始置五经博士,西汉末不再分掌五经,而统称之为太学博士。北周春官府于乐部中大夫之下置太学博士下大夫六人,正四命,其下又有太学助教上士六人,正三命。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属官,员六人,掌教授太学生经义,下设太学助教上士以佐之。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周礼》无此官,战国时始置博士,汉武帝时始置五经博士,西汉末不再分掌五经,而统称之为太学博士。北周春官府于乐部中大夫之下置太学博士下大夫六人,正四命,其下又有太学助教上士六人,正三命。
官名。战国置。管理传舍的小吏。《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邪? ’”参见“传舍长”。官名,战国置,掌管理传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
见“通进银台司”。
官名。北周置。佐御饰大夫掌御饰,正一命。官名。见“御饰大夫”。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包衣佐领”。
官名。北魏置。《魏书·车路头传》:“及太宗即位,拜(车路头)为散骑常侍,赐爵金乡公,加忠意将军。”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及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皆未见。
官署名。宋初,盐铁、度支、户部各有勾院,以本部判官领之。太祖开宝五年 (972),以盐铁勾院、户部勾院合为一院,度支勾院为一院。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980),合为一院。雍熙三年 (986),复分为三院
官署名。北齐置,属太仆寺,掌驼马。设令、丞。领右牝局。
皇宫之内称省中。据蔡邕《独断》,本为禁中,因避汉元帝皇后父王禁之讳,故改称省中。或以为汉朝原有禁、省之别,非自避王禁讳始。
杂任职名。唐置于京县,职掌相当于州“司兵参军事”,参见该条。
官名。北宋前期置,以京朝官充任,属三司,掌给受俸料,批书券历。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后,隶太府寺。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粮料院改置监官主管,遂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