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府寺

太府寺

官署名。北魏孝文帝太和(477—499)中改少府为太府,设卿、少卿、丞,其官署或称太府寺。北齐正式定名,列为九寺之一。职兼南朝之太府、少府二卿,掌管金帛库藏出纳,以供国用,兼管冶铸、染织及宫廷手工业。设卿、少卿各一员,辖左中右三尚方、左右藏、司染、诸冶东西道、黄藏、细作、左校、甄官等署。隋初因之,炀帝大业三年(607)分置少府监,以营造、冶铸、织染等事归之,本寺领两京诸市、左右藏、平准等署,掌管国家财货、廪藏、关市、贸易,政令则仰承尚书省户部,据户部度支司所行文书管理储藏出纳,度支司则凭本寺所申报帐目核其实数。设卿一员,少卿二员。唐朝因其制,增设常平署。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外府寺,咸亨元年(670)复旧;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名司府寺,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旧。当时或特派大臣行其职权,称太府“出纳使”,并委判官管理寺务,卿、少卿形同虚设。北宋初卿、少卿为寄禄官,不预寺事,另置判寺事一人,以常参官充任,同判寺一人,以京朝官充任,仅掌供祠祭香币、帨巾、神位席及校造斗升衡尺等杂务。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始以卿、少卿各一员主持寺务,掌管有关国家财货之政令,库藏出纳、商税、平准、贸易等事。辖左藏库、内藏库、奉宸库、祇候库、元丰库、布库、茶库、杂物库、粮料院、审计司、都商税务、汴河上下锁、蔡河上下锁、都提举市易司、市易上界,市易下界、杂买务、杂卖场、榷货务、交引库、抵当所、和剂局、惠民局、店宅务、石炭场、香药库等署。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罢归户部金部司,绍兴(1131—1162)后复置,辖粮料院、审计司、左藏东西库、交引库、祇候库、和剂局、惠民局、左藏南库、编估局、打套局、寄椿库等。辽、金、元改置“太府监”。


官署名。北齐始置,掌金帛府库,营造器物。《隋书·百官中·太府寺》:“太府寺,掌金帛府库,营造器物。统左、中、右三尚方,左藏、司染、诸冶东西道署、黄藏、右藏、细作、左校、甄官等署令丞。”隋承其制,职掌与北齐同。见《隋书·百官下·太府寺》。唐代太府寺掌财货、廪藏、贸易,总京都四市、左右藏、常平七署。凡四方贡赋、百宫俸禄、谨其出纳,供祭祀币帛等。见《新唐书·百官三·太府寺》。宋朝的太府寺,在元丰新官制实行前,仅掌供祠祭香币、帨巾、神席及校造斗升衡尺;而廪藏贸易、四方贡赋、百宫俸给,皆归三司掌管。元丰官制行,则掌邦国财货政令,及库藏、出纳、商税、平准、贸易等事。其官有卿、少卿、丞。卿总理寺事,少卿为之副贰,丞参领之。见《宋史·职官五·太府寺》。辽金元改太府寺为太府监。明不置。

猜你喜欢

  • 舆嬖

    官名。春秋时陈国置。掌国君车乘之官。《左传·昭公八年》: “(楚)灭陈。舆嬖哀克杀马毁玉以葬。”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七: “舆嬖,嬖大夫也。言舆者,掌君之乘,如晋七舆大夫之类。”

  • 太子右监门副率

    官名。隋朝始置,为太子右监门率副贰,员二人,正五品上。唐朝复置,为太子右监门率府次官,员二人,从四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右崇掖卫副率,咸亨元年(670)复旧; 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又改右

  • 右羽林率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属官,统禁军羽林士,负责皇帝临朝及出行的侍卫,下设右羽林率中士、右羽林倅长下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粉署

    原为汉朝尚书郎奏事的地方,后来为诸曹郎的异称。《汉官仪上》:“尚书郎奏事光明殿,省中皆胡粉涂壁。”《白氏六帖》:“诸曹郎曰粉署,亦曰仙署。”

  • 太尉军师

    官名,三国魏置,为太尉府官属,掌参谋军事。《三国志·魏书·裴潛传》:“明帝即位,入为尚书。出为河南尹,转太尉军师。”

  • 工程署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属“联合勤务总司令部”,见该条。

  • 公府右户曹

    公府诸曹之一。东汉太尉府置户曹,主民户祠祀农桑事。东晋元帝以后公府置右户曹,设右户参军,南朝宋沿置。北魏北齐三师、二大、三公府设兼右户行参军。

  • 王子院

    官署名。辽北面官。掌王子各帐之事。设王子太师、太保、司徒、司空等职。官署名。辽置,属北面皇族帐官,掌皇子各帐之事。设王子太师、王子太保、王子司徒、王子司空诸官,下设王子班郎君,掌王子侍应之事。

  • 布政使司杂造局

    官署名。明置,掌杂造器物。主官有大使一人,秩从九品;副使一人佐之。

  • 爵五等

    即五等爵:公、侯、伯、子、男。详“五等爵”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