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奉御

奉御

官名。初为宫中侍奉之名目。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始置为殿内省六局长官,各二人,正五品。唐朝改殿内省为殿中省,各局沿置,正五品下。高宗龙朔二年 (662) 曾改大夫,咸亨元年 (670) 复旧。五代置如唐制。宋初作为待诏、医方之别称,并置为六尚局官。金世宗大定十六年 (1176) 改近侍局,以入寝殿小底为之,十六人。元朝置为尚冠、尚衣、尚鞶、 尚沐、 尚饰兼尚辇奉御各二人, 从五品, 副奉御各二人,从六品,又置奉御掌簿四人,从七品,合为二十四人。由怯薛速古儿赤 (尚内府尚供衣服者)充任。隶侍正府,掌皇室衣帽车饰。明朝为宦官一种,从六品。地位低于太监、少监、监丞、典簿等。


官名。唐朝殿中省所属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的长官称奉御,或正五品下,或从五品上。尚食局奉御掌储供御食,凡进御食先尝。尚药局奉御掌合和御药及诊视,凡进药先尝。尚衣局奉御掌冕服等,详其制度,辨其名数。尚舍局奉御掌殿廷张设、汤沐、灯烛、洒扫,及行幸帐幕。尚乘局奉御掌内外闲厩马匹,辨其好坏,而率其习驭。尚辇局奉御掌舆辇繖扇,分其次序而辨其名数。见《旧唐书·职官三·殿中省》、《新唐书·百官二·殿中省》。

猜你喜欢

  • 上军司马

    官名。又称“舆司马”。春秋晋置。晋国军制,上、中、下三军皆设司马。上军司马隶属于上军尉,掌执军法及训练士卒车乘。《左传·定公十三年》: “上军司马籍秦围邯郸。”《成公十八年》: “锋遏寇为上军尉,籍偃

  • 勾凿司

    即“三司勾凿司”。

  • 民政部侍郎

    官名。清末民政部之次长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6),改巡警部侍郎设。正二品,左、右各一人。佐尚书执掌本部一应事务。宣统三年(1911),改副大臣。

  • 家令寺

    官署名。即太子家令寺。官署名。为太子官署,设家令一人,从四品上。掌饮膳仓储,总食官、典仓、司藏三署。皇太子出入,则乘軺车为导;祭祀、宾客则供酒食;赐予,则奉金玉、货币。凡床几、茵席、器物,非取于将作、

  • 振威校尉

    官名。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置为从六品上武散官。宋朝沿置,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官名。唐代武散官从六品上称振威校尉。见《新唐书·百官一·兵部》。宋沿唐制,品级与唐同。见《宋史·职官

  • 望士队

    皇帝的侍从武官。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置。《魏书·官氏志》: “置望士队四百人,取肺腑之族有武艺者。”

  • 勾当皇城司公事

    官名。宋置,为皇城司的主官。见“皇城司”。

  • 二十三路

    政区名。宋真宗分全国为十八路,至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更定全国为二十三路:京东、河北、淮南各分为东西,京西路分为南北,陕西路析为永兴、秦凤二路,合原十八路共为二十三路。而京师所在的开封府(统十六县

  • 典曹都尉

    官名。三国蜀置。管理盐铁之政,属盐府校尉。见《三国志·吕义传》。官名,三国蜀置,掌盐铁之政,为盐府校尉属官。《三国志·蜀书·吕乂传》:“先主定益州,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后校尉王连请乂及南阳杜祺、南

  • 郡国邸

    泛指王侯和郡太守在京师的住所。王侯进京朝见,有自己的住所;太守进京上计,也有自己常设的住所,这些王侯太守设在京师的住所,统称郡国邸。郡国邸,初属少府,后属中尉,再后属大鸿胪。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