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奉车都尉

奉车都尉

官名。西汉武帝始置,职掌皇帝车舆,入侍左右,多由皇帝亲信充任,秩比二千石。东汉名义上隶光禄勋。三国因之,地位渐低。蜀参用宦者。魏、晋用作加官,与驸马都尉、骑都尉并号“三都尉”,多任宗室、外戚,并奉朝请,六品,名义上隶散骑省。西晋末司马睿为晋王时,其府参军悉加此官,后罢其奉朝请。南朝隶集书省,无员额,宋六品,陈七品、六百石。北魏列为冗职,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四品上,二十三年改从五品上。宣武帝正始四年(507) 定员二十人。北齐员十人,隶左、右卫府,从五品。北周列为散官,五命。隋初左、右卫沿置,员六人,掌驭副车,从五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废。唐朝复置,从五品下,然有其名无其人,遇重大仪式则以他官暂摄。宋朝废。


官名,武帝初置,俸比二千石,掌御乘舆车,出则陪乘,入则侍从。(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也奉命外屯或领兵征伐。《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遣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屯凉州。”“十六年春二月,遣太仆祭肜出高阙,奉车都尉出酒泉,驸马都尉耿秉出居延,骑都尉来苗出平城,伐北匈奴。”其后,魏、晋、南北朝皆置。隋殿内省置奉车都尉十二人,掌进舆马。唐沿隋制,选仪容美丽者充任,五员,掌驭副车。见《通典·职官十一·三都尉》。

猜你喜欢

  • 甄拔特种司法人员委员会

    特种司法人员选拔机构。北洋政府时期,称东省特别区域的法官为特种司法人员,其甄拔由“甄拔特种司法人员委员会”执行。委员会设委员长一人,由司法总长充任;委员六人, 监试委员一人, 均由司法总长选任。凡有下

  • 副都统

    官名。① 临时性军事副统帅。唐朝德宗兴元元年(784)始置,位都统之下。与都统同属临时性军事长官,掌征伐,不赐旌节,事毕即罢。宋朝置“副都统制”,简称副都统,与都统制共掌节制军马,亦非常职。辽、金亦有

  • 校书祭酒

    官名。十六国前凉置。《晋书·张轨传》: “(张)天锡数宴园池,政事颇废,难将军、校书祭酒索商上书极谏。”

  • 郡军府录事

    官名。梁置,《陈书·华皎传》记其为晋陵暨阳人,在梁代为尚书比部令史。“(陈)文帝为吴兴太守,以皎为都录事,军府谷帛多以委之。”录事前加“都”字,是表示其职特重,倍加信任之意。

  • 行服

    清朝官服之一。乃行军与旅行之时穿用,主要为骑马时穿服。包括行袍、行褂。行袍大襟之右下角比左面和后面剪短一尺,称缺襟袍。行褂穿在袍之外,长只到股,袖只到肘,又称为马褂。

  • 儒臣

    1、指博士。扬雄《博士箴》:“儒臣司典。”2、泛指以经学出身的大臣。元刘因《张燕公读书堂诗》:“济济唐开元,儒臣相伯仲。”

  • 兵站总监

    民国时官名。战时在大本营听从参谋长指挥,负责兵站的设置和调度、运输通讯、野战经理、野战卫生。官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为兵站的主官, 其副职为兵站次监,其下有兵站局局长。

  • 疏浚黄河司

    官署名。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置,掌疏黄河自卫州(治今河南汲县)至海口一段。设都大提举及勾当公事官。

  • 十九路

    政区名。金袭辽五京道之制置为五京路,又置十四总管府,各辖一路,共为十九路:(1) 上京路,治所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白城),统会宁府,肇、隆(故辽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信三州,并有附路五

  • 职事学录

    宋朝太学职事名,即前廊学录。参见“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