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奋威将军

奋威将军

官名。西汉置,为杂号将军。三国魏、两晋定为四品。十六国前秦亦置。南朝宋时与建威、振威、扬威、广威将军并称为五威将军,四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四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从四品。


杂号将军名,西汉元帝置,掌帅军征伐。《汉书·元帝纪》:“(永光二年)秋七月,西羌反,遣右将军冯奉世击之。八月,以太常任千秋为奋威将军,别将五校并进。”其后、三国魏、两晋、十六国前秦、南北朝皆置。见《魏书·官氏志》、《隋书·百官志》。

猜你喜欢

  • 太学令

    官名。南齐置。属门下省。职掌不详。见《通典·职官三》。

  • 太子右司御率府率

    官名。即太子右司御率。

  • 戎御

    官名。又称“御戎”。春秋晋置。掌驾驭兵车。大夫爵。《国语·晋语七》: “知栾纠之能御以和于政也,使为戎御。”

  • 领侍卫府

    见“侍卫处”。

  • 大都醴源仓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六品。设于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隶宣徽院,掌受香莎苏门等酒材糯米、乡贡麴药,以供宫廷及岁赐酿酒所用。置提举、大使、副使各一员。另设安丰怀远等处稻田提领所,秩从九品,掌种收稻

  • 大帅

    ①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后汉书·宋均传》: “蛮夷震怖,即共斩其大帅而降。”《宋书·夷蛮传》: “世祖大明中,合浦大帅陈檀归顺,拜龙骧将军。”②清朝对总督、巡抚的尊称。1、对少数民族军事头领

  • 修武郎

    官名。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内殿崇班置,为武臣阶官,正八品。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置为散阶称号,封赠正八品武职。五十一年,改奋武校尉。武阶官名。宋政和中改内殿崇班为修武郎,秩正

  • 曲面部

    官署名。北齐置,设仓督。隶司农寺导官署。掌供宫廷用粮。

  • 隆福宫右都威卫使司

    官署名。为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秩正三品。简称右都威卫。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八月,由东宫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改立,仍统扎刺儿、忙兀、兀鲁兀,弘吉刺、亦乞列思五部探马赤军,隶徽政院。顺帝至正十

  • 东川局

    官署名。清朝云南东川之铸钱局。雍正十一年 (1733) 置,设监铸官一人,以东川府知府充任,掌理滇铜鼓铸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