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州主簿

州主簿

州门下吏名。汉代司隶校尉与部刺史均置主簿,录閤下事,省文书。属于假佐一类的吏员。魏晋以后,州刺史亦置主簿,掌刺史的节杖文书,传令检校,为其喉舌耳目。其时主簿职既亲重,地位随之提高,《隋书·百官志》记梁官员,扬州、南徐州、荆、江、雍、郢、南兖等州主簿均为二班,其余一班至不登品诸班不等。又记陈官品,州主簿均为第九品。梁陈州主簿均由尚书台除授,且与朝官参列。北朝亦承魏晋之制,置州主簿,其地位仅次于治中、州都,多由刺史辟除,任其职者均为州内大姓子弟,年龄多在弱冠,为乡选之极品。然仍须举秀才或由其他途径始释褐,多得奉朝请之职。惟《魏书·官氏志》记司州主簿为从七品下的品官,位在奉朝请之上,属京畿特制。北朝主簿亦属亲近之吏,常受刺史委任处理州务,亦有兼行郡事者。隋初并州军府佐吏与州佐吏为一系,录事参军与主簿并置。唐制,州不置主簿,并其职于录事参军。

猜你喜欢

  • 镇城都督

    官名。北魏末、东魏各州置,负责城防等军事事务。员数可在一人以上。见《北齐书·窦泰传》、《韩轨传》。官名。北魏置。详“镇副将”条。

  • 率更寺丞

    官名。即太子率更丞。

  • 都官承务郎

    官名。隋文帝置都官员外郎,为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后又减为一人,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唐武德初沿置,三年(公元620年)改为“都官员外郎”,见该条。

  • 东都苑西面监

    ① 官署名。唐高宗显庆二年(657)改食货监置,置监、副监各一员,丞二员,掌本苑完葺苑面、宫馆、园池与种莳、蕃养六畜之事。②官名。唐朝东都苑西面监长官,从六品下。

  • 西楚霸王

    即项羽。《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 则例局

    官署名。清末民政部参议厅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拟编《光绪政要》,编纂 《会典则例》,增改原奏清单等事。清末置,属民政部参议厅。掌拟编光绪政要,编纂会典则例等事。

  • 帐下吏

    官名。三国魏置,军中官佐。《三国志·乐进传》:“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为军中佐官。《三国志·魏书·乐进传》:“(乐进)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

  • 对扬

    西周时期受赏册封命的臣子向周天子称颂答谢的礼仪程式。 《鼎铭》: “史留受王命书”,“锡”,“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

  • 左右羽林率倅长中士

    官名。见“左右羽林率上士”。

  • 左辅相

    官名。西晋时鲜卑拓跋猗卢置。代人卫雄自左将军、云中侯任之。见《魏书·卫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