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惠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太医院,掌修制宫廷所用回回药物,治疗宿卫士及在京城孤寒者。置司卿四员,少卿、司丞各二员。下辖大都、上都回回药物院。
官署名。元置,属太医院,秩正三品。掌修制回回药物及和剂,以治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始置提举,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定置司卿四人,少卿、司丞各二人,经历、知事、照磨各一人。领大都、上都回回药物院,各设大使、副使,掌回回药事。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太医院,掌修制宫廷所用回回药物,治疗宿卫士及在京城孤寒者。置司卿四员,少卿、司丞各二员。下辖大都、上都回回药物院。
官署名。元置,属太医院,秩正三品。掌修制回回药物及和剂,以治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始置提举,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定置司卿四人,少卿、司丞各二人,经历、知事、照磨各一人。领大都、上都回回药物院,各设大使、副使,掌回回药事。
吏员名。元代于吏部置,员额五人,掌缮写之事。
官名。唐高宗显庆五年(660) 改右府大将军置,龙朔二年(662) 改右奉宸卫大将军,后定名为“右千牛卫大将军”。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太仆寺长官,以朝官以上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复以太仆卿为太仆寺长官,遂罢。
官名,汉置,掌收工税等。详“工官”、“工官令”条。
官名。清末外务部之长官。光绪二十七年(1901)设。从一品。佐外务部总理亲王主持交涉事务。宣统三年(1911)省会办兼职,改尚书为外务部大臣。
官署名。唐武则天文明元年(684)改御史台为肃政台,光宅元年(684)分置左、右,按右台监察京城外文武官僚; 中宗神龙元年(705)改右御史台。
官名。清末农工商部属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左、右各一人,正三品,简任。掌辅佐堂官,综核各司事务,并得派赴各省考查农工商务。
杂号将军名,东汉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孝献帝纪》:“癸卯,安国将军张杨为大司马,韩暹为大将军,杨奉为车骑将军。”三国吴也置。《三国志·吴书·朱治传》:“二年,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武官名。三
春秋晋等国所置上军之副长官。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理集市治安。《荀子·王制》:“使宾旅安而货财通,治市之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