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库部

库部

官署名。①魏晋南北朝尚书省诸曹之一。多设郎(郎中)为长官。掌军械制造、保管之政。或说魏、晋隶度支尚书。南朝隶都官尚书,兼领武库署。北魏前期设尚书、令、郎中、少卿、弩库曹下大夫等职,及内廷派驻的给事中、给事等,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改为郎曹,以郎中为长官,隶度支尚书。北齐沿置。隋、唐置为兵部四司之一,掌军器装备、卤簿仪仗制造、修缮、保管之政。隋初设侍郎、员外郎为长贰,炀帝改置郎、承务郎。唐朝置郎中、员外郎。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司库,咸亨元年(670)复旧;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又改,肃宗至德二载(757)再复。北宋前期无所掌,置判库部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神宗元丰 (1078—1085)改制后,职掌与唐略同,置郎中、员外郎各一员,分案四。哲宗元祐(1086—1094)初,由职方司郎官兼领。南宋或以驾部、兵部郎官兼领。辽、金、元不置。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复置为兵部四属部之一,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员。二十九年改名“武库清吏司”。②麴氏高昌国八部之一,设长史、司马为正副长官。


官名,也是官署名。三国时曹魏尚书郎中有库部郎,晋有库部曹郎,均见《晋书·职官志·尚书郎》。南朝宋沿晋制,也置库部郎。见《宋书·百官上·尚书》。梁沿宋制,也设库部郎。见《隋书·百官上》。北齐置库部郎中。见《隋书·百官中》。隋置库部侍郎。见《隋书·百官下》。唐设库部郎中、员外郎。见《新唐书·百官一·兵部》。宋沿唐制,也设库部郎中、员外郎。见《宋史·职官三·兵部》。这些官员,名称不一,所掌也不完全一样,但都掌管兵器。参看《通典·职官五·兵部尚书》、《历代职官表·兵部》。

猜你喜欢

  • 征事郎

    ①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置,员五十人,正八品,隶谒者台,据事大小出使。②唐朝置为正八品下文散官。金朝改为从八品上。元朝再改从七品,敕授。明朝从七品,升授。文散官名。唐始置,秩正八品下。宋初沿

  • 契丹行宫都部署

    官名。辽置,见“契丹行宫都部署司”。

  • 学台

    “提督学政”之别称。郡提督学政,参看“学政”条、“提督学政”条。

  • 中书谒者

    官名,高帝拜灌婴为中谒者,武帝时加为中书谒者,掌宫中拜授章报等事。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和《汉书·灌婴传》。

  • 左车郎

    官名,属左车将,掌车。参看“左车将”条。

  • 威武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秩正三品。设于顺帝元统元年(1333)十二日,又称彰德 (今河南安阳) 威武卫。军人来自文宗时由河南招募的阿速勇士五千人。设都指挥使、副使等职。

  • 专门司

    官署名。清末学部所属之机构。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掌大学堂及高等学校,政艺专业,咸综领之。辖专门教务、专门庶务二科。置郎中二人,总理司务,下设员外郎、主事,分司各职。

  • 送故主簿

    官名。南齐置,州郡属官。职掌伴送离任长官至其他任所或京师,多由长官亲信担任。

  • 职方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职方置,北周沿置,为夏官府职方司长官,掌天下地图,主四方职贡。下设小职方下大夫、小职方上士以佐其职,领士方中士、山师中士、川师中士、怀方中士、训方中士等官属。北周

  • 司仪署

    官署名。北齐鸿胪寺始置,有令、丞,又有奉礼郎三十员。隋朝有令二员、掌仪二十员。唐朝置令、丞各一员,掌凶礼丧葬之具,又有司仪、掌设、斋郎、幕士等属员。宋初存其名而无除授。明洪武三十年(1397)改殿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