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举讲议司
见“讲议司”。
见“讲议司”。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祠部郎”互称,为尚书省祠部曹长官。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定置为礼部祠部司长官,从五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司禋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改名司
见“生药库”。
黄帝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见“黄帝”。
官名。北齐与元设置,为长秋寺的主官,见“长秋寺”。
明建文 (1399—1402) 时,改原浙江、四川、山东、河南、北平、陕西、山西、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广、云南十三道提刑按察司为肃政按察司,仍各理一省刑名按劾之事。成祖初复旧制。
宫中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七品
官名。北魏置为统兵武臣,位在大都督之下。西魏亦置。元末朱元璋置为大都督府副长官,正二品。吴元年(1367)更定官制,改置为大都督府长官,正一品。明洪武十三年(1380)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遂置为各
隋唐时官俸的组成部分之一。参见“田禄俸料制”。
官库名。宋置,属左藏,见“左藏署令丞”。
元初兵种之一。元世祖忽必烈在攻灭南宋过程中俘降的南宋军队概称为新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