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官秩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北洋政府大总统袁世凯公布《文官官秩令》,分文官之秩为上卿、中卿、少卿、上大夫、中大夫、少大夫、上士、中士、少士九等;加秩有同中卿、同上大夫、同少大夫、同中士、同少士、均秩同本官。上卿、中卿、少卿为特任官的官秩, 中大夫、少大夫、上士为荐任官的官秩,上士、中士、少士为委任官的官秩。有同中士、同少士官秩者,得署委任官。凡大总统特别任职者则不以官秩为限。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六月袁世凯死,七月八日文官官秩之制废止。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北洋政府大总统袁世凯公布《文官官秩令》,分文官之秩为上卿、中卿、少卿、上大夫、中大夫、少大夫、上士、中士、少士九等;加秩有同中卿、同上大夫、同少大夫、同中士、同少士、均秩同本官。上卿、中卿、少卿为特任官的官秩, 中大夫、少大夫、上士为荐任官的官秩,上士、中士、少士为委任官的官秩。有同中士、同少士官秩者,得署委任官。凡大总统特别任职者则不以官秩为限。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六月袁世凯死,七月八日文官官秩之制废止。
县分职诸曹之一。晋以后西曹与功曹名异而职掌相同,均主选用。北齐与隋初之制,县府中功曹与两曹并置,以功曹为纲纪之职.西曹为分职诸曹之一。功曹既为曹名,亦为吏名;主管西曹者,北齐为西曹
官名。春秋时楚国置。掌马厩政令。秦嘉谟辑《世本·氏姓》: “厩尹氏,楚大夫厩尹然之后。”
官名。北齐置。原称第二不领民庶长,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视六品。
官名。辽朝置,为北面官。东京都统军使司长官。
僧号。藏语音译。意为“上师”,乃喇嘛教对僧侣之尊称。十五世纪宗喀巴所创立的黄教传布到西藏、蒙古,至清朝则有驻京喇嘛、藏喇嘛、番喇嘛、游牧喇嘛之名。
官名。金置,属三司,掌三司规划、审计之事。员额三人,秩正七品。
少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左传·昭公十七年》谓是九农正之一。蔡邕《独断》说:“秋扈氏农正,趣民收敛。”为附会之说。参见“少皞”。
官名。属东宫。三国魏置,九品,员数不详。官名,三国魏置,九品,掌巡逻或看守某处某物。
东宫武官名。隋炀帝改左右宗卫率为左右武侍率,唐初复旧。
爵名。南朝宋、北朝魏“男”爵等级之一,不食封。见《宋书·庾悦传》、《魏书·费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