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检校官

检校官

① 参见“检校”。② 官名。辽朝袭唐制而设,指诏除而非正命之加官。始见于太祖九年(915),授齐行本为检校尚书、左仆射。辽之检校官名目繁多,有太师、太尉、太保、太傅、尚书、司徒、司空等等。有时尚在检校之前加特进等称。


官名。掌检校公事、文牍等事。元代中书省的属官中有检校四人,正七品,掌检校左右司、六部公事程期、文牍稽失之事。见《元史·百官一·中书省掾属》。明代初期的中书省、都察院、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户部、刑部、各府都设检校官,掌卷宗等事。见《明史·职官一、职官二、职官四》。清代个别府,如江苏,设检校官。见《清史稿·职官三·府》。参见“检校”条。

猜你喜欢

  • 推官

    官名。唐朝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采访处置使下皆设一员,位次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五代因之。宋朝三司各部设一员,主管各案公事。开封府亦设左、右厅推官各一员,分日轮流审判案件。临安

  • 特勒

    官名。突厥阿史那氏子弟。

  • 在宋、辽,金,元,明的某些官署中,设“某官”,又设“同某官”,这“同某官”的职掌与“某官”同,而品位低于“某官”。如“某官”为该官署的长官,这“同某官”或者也为该官署长官,而品位低于“某官”,或为副长

  • 庖正

    官名。传说有虞氏置。掌烹饪供饮食的官长。《左传·哀公元年》: “逃奔有虞,为之庖正。”官名,掌管膳食。《左传·哀公元年》:“逃奔有虞,为之庖正。”注:“庖正,掌膳之官。”

  • 火器营总统大臣

    官名。清朝火器营之长官。康熙三十年(1691)置,于王、公、领侍卫内大臣、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副都统内特简,无定员。随同掌印总统大臣一道掌内外火器营之政令。

  • 解龟

    即解印、辞官。龟,指印上的龟纽,即印。解龟,喻辞官。

  • 都商税务

    见“都商税院”。

  • 中秘书

    官署名。北魏置。《魏书·李诉传》: “高宗即位,诉以旧恩亲宠,迁仪曹尚书,领中秘书。”其长官为中秘书监。一说即内秘书之异称。

  • 内十三道

    见“十三衙门”。

  • 承华监

    官署名。西汉属太仆,有长、丞主之,掌舆马。东汉省。官署机构名,西汉置,属太仆,掌养御马。其长官称监长,副长官称监丞。《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仆》:“太仆,秦官,掌舆马,有两丞。属官有……承华五监长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