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河东陕西道提刑按察司

河东陕西道提刑按察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设于世祖至元六年(1269),置司于凤翔府。八年,改为陕西四川道提刑按察司,移司于京兆府,简称为京兆按察司。十六年,改为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司。

猜你喜欢

  • 宫内大监

    官名。北魏置。为后宫女职,典宫内事。位视二品,但亦有例外。《魏宫内大监刘阿素墓志铭》:“为宠其劳,赐宫品第一。”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二九)。

  • 翰林承旨

    即“翰林学士承旨”。

  • 左旅

    殷朝军队编制名。《小屯南地甲骨》第二三二八片:“王其令右旅众左旅㳫见方。”商代军队编制单位名。见“旅(2)”。

  • 承华监长丞

    官名。西汉太仆属官有承华监长丞。西汉时期太仆为九卿之一,掌管车马和牧畜。参看《汉书·百官公卿表》。官名。承华监为西汉太仆所属养马诸监之一,置长及丞。东汉省。

  • 矿监

    官名。明朝掌管开矿征税的宦官。始设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此后矿监税使遍布天下,搜刮祸民。三十三年诏罢而实存。明神宗死后,始以遗诏罢矿税监。

  • 市董

    北洋政府市自治制中普通市市长的佐助人员。参见“市自治制”。

  • 左右屯卫

    隋炀帝时府兵十二卫中的两卫。本名领军府,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置。掌领外军宿卫, 所领府兵称羽林卫士。设官同“左右翊卫”,见该条。

  • 县政计划委员会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为行政院直属机关。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国防最高委员会组织地方自治讨论会,拟定《县各级组织纲要》,为起草此一《纲要》的补充法规,遂于行政院内设县政计划委员会,负起草之责

  • 太庙署丞

    官名。即太庙丞。

  • 王府奉祠正、奉祠副

    官名。明代王府长史司所属有奉祠所,置奉祠正一人,秩正八品,掌祭祀乐舞。其副职有奉祠副一人,秩从八品;属官有典乐一人。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奉祠副裁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