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北宋神宗时始置,掌删定某一方面敕令,纂类成书。设提举详定一司敕令官、详定官、删定官。
官名。北齐置,太史署次官,亦称太史丞。佐太史署令掌本署事务。
官名。① 即鸿胪卿,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改,中宗神龙元年 (705) 复名鸿胪卿。②渤海国官,司宾寺长官,置一人。
清朝布政使之别称。
官名。金置,属詹事院。秩正八品,承奉膳羞。有丞,正九品。
官署名。明建文(1399—1402)中,改通政使司而置,并改通政使为通政卿、通政为少卿、参议为寺丞。增设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各一人。成祖朱棣即位,复旧制。官署名。明惠帝建文中改通政司为通政寺,改通政
官名。南朝梁、陈分武库令置,为北武库署长官。梁一班。
宰相的尊称。《元史·伯颜传》:“诏为大丞相,加号元德上辅。”
官制用语。指地方军政长官自行选用官员,未经吏部正式任命,而由州、府的户曹行板文委派。
官署名。北齐尚书省有左户曹,掌全国公私田宅租调等事。见《隋书·百官中·尚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