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海洋渔业管理局

海洋渔业管理局

实业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管理海洋渔业事务。全国海洋渔业划分为江浙、闽粤、冀鲁、东北四区,各设一海洋渔业管理局。依照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六月十一日公布的《海洋渔业管理局组织条例》规定,局内分置三课:总务课,掌文件的撰拟、收发、保管,会计、庶务事项,编辑统计报告,公用物的保管,巡舰给养,关于不属其他各课事项;保安课,掌关于渔民鱼商保护,巡舰指挥,私有护船许可及监督,监督本区内渔业警察及自卫团,稽查外船侵入捕捞,编订渔船牌号,监督渔轮在禁渔区域内捕捞事项;改进课,掌关于渔业指导及宣传,渔业传习,海产调查及改良制造,远洋渔区调查,渔业上气象、海事、通讯等设备,远洋渔轮调查规程的执行,推行渔业法令,划分渔区,关于其他渔业技术事项。因执行保安事务,并得设巡舰若干艘。本局设局长一人,综理局务; 课长三人,承局长之命掌理各课事务;巡舰舰长掌理巡舰保安各事务;课员六至九人,承局长之命分掌各课事务;技术员四至六人,承局长之命,分掌技术事务;因缮写文件及其他事务,得酌用雇员。

猜你喜欢

  • 平漠将军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五品上。武官名。北魏设置,用以褒赏勋庸,秩从五品上。

  • 门下亭长

    官名。西晋置。隶太子太傅、少傅。位在门下书佐上。

  • 副都指挥使

    官名。五代及宋时设为统兵官都指挥使之副。

  • 河道总督

    官名。明清督理河道之最高长官。掌治南北各河疏浚堤防之事。明永乐九年(1411),遣尚书治河,此后间遣侍郎、都御史。成化(1465—1487)后始称总督河道。嘉靖二十年(1541),以都御史加工部职衔,

  • 天下兵马大元帅

    官名。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置,以秦王安从荣为之,中书门下奏节度使见元帅之礼仪,虽带平章事衔,亦以军礼廷参。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复以钱俶为之。辽朝置,授太子、亲王,总军政。辽太宗以此职继

  • 公乘

    爵名。战国秦置。为二十等爵第八级。公乘意即得乘公家之车。西汉初年,七大夫、公乘以上为高爵,得食邑,冠刘氏冠。文帝以后,改以第九级五大夫以上为高爵,公乘仅得免役。东汉明帝时又下诏规定,赐民爵不得超过公乘

  • 司录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吏部中大夫司录上士佐官,正二命。

  • 司农寺丞

    见“司农丞”。官名。唐制司农寺在卿、少卿之下有丞,其职与少卿无甚区别,历代沿置,明代废。参见“司农寺”。

  • 紫微省

    官署名。即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五年复名中书省。参见“中书省”。官署名。唐玄宗开元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改中书令称紫微令,改中书侍郎称紫微侍郎。见《新唐书·百官二·中书省》注。参看“中

  • 民部长史

    官名。麴氏高昌国民部长官。职掌同尚书。参见“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