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漏刻博士

漏刻博士

官名。①隋朝始于秘书省太史曹置。掌教漏刻生。唐朝秘书省太史局沿置,初有二十员,流外二品; 肃宗乾元元年(758)改太史局为司天台,置六员,从九品下,掌知漏刻教漏刻生。明朝钦天监(司天监)置六员,后革五员,从九品,掌定时、换时、报更、警晨昏,大朝贺充报时官。②唐朝太子率更寺置二、三员,流外三品,掌教漏刻。③明朝洪武元年(1368)司天监置。初置六人,从九品。三年改司天监为钦天监后革五人,仍从九品。掌定时、换时、报更、晨昏、钟鼓诸事、大朝贺时则充报时官。


伎术官名。隋于太史曹置漏刻博士,掌教漏刻生。唐沿置,秩从九品下,员额二十人,属司天台。《旧唐书·职官志二》注:“漏刻之法,孔壶为漏,浮箭为刻,其箭四十有八,昼夜共百刻。冬夏之间,有长有短。……候夜以为更点之节。每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也。”唐制于太子率更寺亦置漏刻博士三人,为流外三品官。

猜你喜欢

  • 厅子都

    唐末藩镇的牙兵。为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所置,备帐前宿卫。其军士均选富家有材武者为之。

  • 耤臣

    官名。又称“小耤臣”。殷商置。《甲骨文合集》第五六○四片: “已亥卜, 令耤臣。 ”

  • 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官署名。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置大理都元帅府;至元十八年(1281),改为大理威楚金齿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大理路(今云南大理)、威楚路(今云南楚雄)、建宁路(后改顺宁府,今云南凤庆)、镇康路

  • 郡兵曹

    郡分职诸曹之一。汉始置,掌兵丁征集与输送。《隶释》五《巴郡太守张纳碑》有兵曹及右兵曹史各一人。似其时兵曹还应有左兵曹史。《流沙坠简屯戍丛残》记敦煌郡有兵曹书佐,其地位在兵曹掾、史之下。汉魏以下诸郡均有

  • 州台

    东晋州府别称。

  • 左中护

    官名。即太子左庶子,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太子左庶子。官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左庶子为左中护,为左春坊的主官,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

  • 信部卿

    官名。渤海国官,右六司信部长官,置一人,居司政(比仆射)下。

  • 北主客郎中

    官名。西晋、北魏与北主客郎互称,为尚书省北主客曹长官。参见“北主客郎”。

  • 河北河南道肃政廉访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由提刑按察司改名。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为江北河南道肃政廉访司。参见“肃政廉访司”。

  • 右军巡判官

    见“军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