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为列尉大夫的简称,其职如郡太守。详“列尉大夫”条。
官 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太禧宗禋院。武宗至大元年(1308),建南镇国寺 (即大掌思福元寺),立规运提点所。二年,改为规运都总管府。三年,升为隆禧院。文宗天历元年(1328),罢会福、殊祥二院,
官名。唐太宗贞观元年(627)置,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改名掌冶令。
文职土官名。清制,贵州省置二人,广西省置一人,均不理本地方民族事务。广西省另有思恩府辖从九品土官一人。
参见“斋郎”。官名。北魏、唐皆置,属太常,掌入荐香灯、整拂神幄,出入神主等。见《通典·职官七·太常卿》、《魏书·官氏志》、《新唐书·太常寺》。
宦官名。明朝设置于武骧左卫、武骧右卫、腾骧左卫、腾骧右卫四卫营,属内府御马监。
官名。元、明、清三朝地方各州道正司之长官。详“道正”。
官名。北宋仁宗时,英宗为太子,曾任此职,为宗正寺长官,后不除人。
官名。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内侍省置二十员,以承门阁。以宦官充任。
宋朝宫观官名。仁宗嘉祐六年(1061)置,以节度观察留后充任。参见“宫观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