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牧都使
官名。即“都监牧使”。
官名。即“都监牧使”。
见“近侍局”。
蒙、元驸马名。蒙古语,意为“婿”。
官署名。辽北面官。掌太和宫所属马匹饲养。置侍中等职掌司事。
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始置,员二人,从七品上,掌供奉讽谏,隶门下省。天授二年(691)增至五人,其后除授颇为杂滥,有“补阙连车载”之讥。宋初多出领外任,或兼领别司,不专任谏职。太宗端拱元年(
将军名号。新莽始建国元年(后9)置。《汉书·王莽传》: “命明威侯王级曰: ‘绕霤之固,商当荆楚。女作五威前关将军,振武奋卫,明威于前’。”将军名号,王莽置,为四关将军之一,掌守前关,南挡荆楚。《汉书
官署名。明置,掌内府仓库。其长官称监令,其副为监丞。见《明史·职官三》。
官名。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改入内内侍省都知置,为入内内侍省长官。
官名。始见于西周中期以后铜器铭文,为内史类史官长官“内史尹”的别称。官名。西周中期始置,为作册的首领。《免》说:“王受作册尹书,卑册令免。”(《三代》九·一二·二)参见
官吏“工资”中给米的部分称俸米。参看“俸”、《清文献通考·国用·俸饷》。
春秋战国时期公卿大夫别称。《论语·八佾》:“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荀子·王制》: “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兼覆而调一之,辟公之事也。”